抗战的另类文化收获——试论云南呈贡魁阁精神及其成果.pdfVIP

抗战的另类文化收获——试论云南呈贡魁阁精神及其成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战的另类文化收获——试论云南呈贡魁阁精神及其成果.pdf

抗战的另类文化收获 — — 试论-X-南呈贡魁阁精神及其成果 姜 南 (云南民族大学 人文学院,昆明 650223) [摘 要】云南魁阁原是一个不起眼的关乎民俗信仰的三层小楼,因为抗 日战争这一特殊的历史原因,一 大批著名的社会学家汇聚于此,形成了中国现代史上最有深度、最有影响力的学术集团。论述了他们在当 时所应用的方法以及理论 ,而最为关键的是他们所具备的精神及对现在的学术研究依然有着指导意义。 [关键词】抗战;魁阁精神;席明纳;实地社区研究;类型比较法 中【圈分类号】K297.4 文【献标识码】A doi:lO.39694.issn.1674-9340.2012.03.008 文【章编号】1674-9430(2012)03—041—06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随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失守,使得大 批学者到了云南这个相对平静的大后方。1940年到 1945年,云南呈贡县的云南大学——燕京大 学社会学实地调查工作站费孝通、张之毅等人在抗战这个极其特殊的环境下,积极努力的开展着 十分有价值的学术活动。按理说,云南呈贡魁阁在当地老百姓地域化的普遍视野中,仅仅是一种 区域化的文化符号,一种民间审美经验和信仰愿望外化的载体。但由于费孝通等学者在此开展了 价值非凡的学术活动,使得云南呈贡魁阁成了抗战特殊时期社会学精英与老百姓真正意义上的 融合的场所。其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达到了特有的学术精神按照它的序列得以发扬光大的最 佳域境。 一 、 魁阁的民俗学语境 魁阁也叫魁星阁,一种说法是魁星即为北斗七星前四颗星,相传魁星为文曲星的侍星。另外 一 种说法即是魁星也就是文曲星。它是主宰世间功名禄位之神,正因为如此,古代文人拜魁星蔚 然成风。“旧时的学宫多奉祀魁星,它的形象如鬼,蓝面青发,世人却以之为主文运之神,向他祈求 科举的成功,考中也要来向魁星道谢 。”翟一达先生在 魁《阁归来》中如是说,但眼前的这座神 像,面色温和。当笔者向当地人询问费孝通年代的那座老神像时,得到的答复是 “破四旧”时已被 破“”了,两相比较,差异颇大。现时的云南呈贡魁阁里所供奉的魁星是云南呈贡当地的平民按照 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形塑而成的,虽然与传统思维和视野下的魁星有了出入,可是体现了当地 老百姓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彰显了老百姓希望子孙后代金榜题名、光耀门楣的美好心愿。 二、云南呈贡魁阁的由来 (一)历史上的呈贡魁阁 该魁阁位于云南省昆明呈贡滇池东岸大古城村中部,在王铭铭先生 重《归魁阁》一书中写道, 魁阁具体指的是云南呈贡的魁星阁。这座小楼,现在面貌已稍显破落,它始建于清朝嘉庆二十三 年(1818年),曾于民国十一年 (1922年)重修,当地又惯称为 “古城魁阁”。抗 日战争时间,北方几 收入日期 :2012-04-11 作者简介:姜南(1982一),男,回族,云南省保山人,云南民族大学,讲师,博士生 ,研究方向为民俗学、神话学以及文艺学等。 保 山学院学报 2012第 3期 所大学旅迁昆明后,魁“阁”这座被人们用来供奉魁星的古楼,便成为费孝通引领下的一小批学者 的工作场所。在 “魁阁”,一小批优秀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者在一个艰苦的年代中创造了杰出的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后来作为人文区位学(社区)研究的典范,得到了国内外同仁的广泛 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 ,魁“阁”也许又标志着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某一个可以被称为是 “时代” 的东西。魁阁其实在学术意义上来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名,简单的物质个体存在。它是 一 种精神文化符号,象征了一种时代精神。王铭铭先生在 重《归魁阁》一书中说,“与我合编这册书 的潘乃谷教授言传身教,主张在学科建设中用魁阁精神来激励新一代学者”。 ’ (二)抗 日战争中的魁阁 抗 日战争中的魁阁,不仅仅单指传统意义上的古代建筑,还指抗战期间对云南呈贡几个有代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