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场·幕府·经训堂——毕沅与王文治的翰墨缘(上).pdfVIP

科场·幕府·经训堂——毕沅与王文治的翰墨缘(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场·幕府·经训堂——毕沅与王文治的翰墨缘(上).pdf

赏鉴 APPRECIATION 科场 ·幕府 ·经训堂 _毕沅与王文治的翰圣缘 (上) 文:陈雅飞 (浙江火学艺术 墨。『l博‘物馆) 18世纪,清世宗励精图治,高宗继位后国运承平,朝野才俊迭出,其时有两 位江南名士以鉴古名噪一时。毕沅 (1730—1797,【图1】),字缭蘅 (湘蘅)、秋帆, 自号灵岩山人,雍正八年 (1730)四月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州镇洋县。王文治 (1730— 1802,【图2】),字禹卿,号梦楼,同年十一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府丹徒县。两人 皆长于江南,同龄,同榜进士,又同在翰林院数年后各奔前程。毕沅以封疆大吏 的身份奔走中原,官至湖广总督,一生戎马倥偬,喜好诗词、戏曲、棋琴,酷爱 金石书画,是乾隆后期知名的收藏家。王文治宦意淡泊,短期出任云南临安府知 府后绝意仕途,优游江南数十年,毕生寄情诗文、音律、书画、鉴古,成为负有 盛名的书法家和鉴定家。两人宦途各异,但都经历了乾隆整朝的荣辱沧桑,至嘉 庆初年相继撒手人寰。 毕沅和王文治 白京师科场订交,此后鱼雁往来,友谊保持近四十载。王文治 曾数次楚游并拜访毕沅于幕府中,又在苏州经训堂参与刻帖,其间的诗文唱和与 题跋鉴定,至今仍可在两人文集和部分藏品中窥见一二。毕、王之缘是乾隆后期 艺林交往的典型写照,它不仅为了解两人仕宦游踪时的翰墨点滴提供参考,也可 管窥名流雅土如何通过唱和、挥毫、雅集、鉴赏等活动,推动了18世纪晚期书 画鉴定和艺术收藏的发展。 一 、 京师及第 (1760年夏) 高楼听雨十年前,早结多生翰墨缘 乾隆二十五年 (1760)四月初二,北京贡院的官廨内,庚辰科会试阅卷刚毕, 清末所绘 (毕沅像) 图 担任是科会试正总裁的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蒋溥在拟定夺魁名单后,作了一幅 1集第 3jjl} 1 印,原色画册现藏中国国 家博物馆 画,图为一枝盆中老株结出硕大香橼,边款题诗并识道 :“自将铁网撷珊瑚,颔 下明珠探得无,闲写春元添绮语,一时香国入冰壶。庚辰会试蒙恩充正考官,四 月初二 日,拟元甫定,写 (抡元图),并系以诗。”此图至今还在,曾出现于2007 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 【图3】。从这幅立轴可见,蒋溥作画题诗后,该科副考 官介福等人亦作同韵诗题于图中,此图上方还有蒋溥所写 《聚奎堂用法司马和明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