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009届研究生
中文摘要
一位小女孩儿的涂鸦之作,其纯净美、稚拙美让我怦然心动,并引起我对儿
童画的兴趣。翻翻平日的读书笔记,发现把儿童当作艺术家的绝非毕加索一人,
西方现代艺术家崇拜儿童绘画,并从儿童绘画那里找到创作灵感,已成了一种艺
术潮流。这种潮流的出现有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它体现了艺术发展的那些规律?
对当代中国绘画有什么启示?这是值得认真探讨的。
第一、现代艺术借鉴儿童绘画潮流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根源。它受制于时
代,但又不是时代的附庸,而是以批判的姿态,质疑现实,指向未来,表现于艺
术的本质特征。影响现代艺术学习儿童绘画的时代因素是现代人厌弃现代文明。
西方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一种社会进步,但它对社会人心道德的毁坏,使得
资本主义文明一出现,就遭到了社会的质疑,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用“喧
哗与骚动”的精神荒原景象来描述社会。到了20世纪,随着现代文明脚步的加快,
社会人心的焦虑日堪一日,厌弃、逃避现代文明的社会心理日复~日,现代心理
学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自身内心世界的关注。艺术的发展规律是~种循环往复的
过程。由于社会的进步,物质材料的不断丰富,加工技艺的精湛,加上特定时期
的某些审美情趣的需求,使得艺术形式更加繁琐复杂,而这种繁复的形式发展到
一定艰度时。艺术必然走向它的反面。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使人们的身心处于紧
张和疲劳的状态,人们不再习惯于那些繁琐的创作过程,不再欣赏繁琐复杂的作
品。人们转而去寻求更为简洁、质朴的表现形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轻松
的享受。
第二、从大文化背景考察,人类文化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童年情结。童心是
一种天籁,是文化艺术永远的向往。伴随着向儿童绘画学习的倾向,也有向原始
艺术学习。诸如毕加素在接崇凡童力艺术家的周时,又特别倾心予原始色彩的非
洲木雕。有人说原始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童心。再把视野拉开一点,我们发现当
儿童绘画与现代艺术
代文坛有一种“重述神话”潮流,已波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民族的神话里
寻找文学主题和灵感,应该说是文学领域里的童年情结。北大教授林庚就说,诗
人要有“婴儿一样的眼睛’’去发现新的美。’’如果我们再把视野拉开一点,会看到
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说:他把公元前500左右即中国出现孔子等思想家的
春秋战国时代和西方古希腊时称为“轴心时代,并说人类文明每自i『进一步,都要
回望一下“轴心时代”。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就是对“轴心时代”一次回望。
当然,把轴心时代说成人类童年时代有点勉强,但我们可以说它离人类童年较近
吧。文化艺术是带着挥之不去的“童年情结”向前走的。从大的文化背景使我们
认识到现代艺术向儿童学习的深远意义:那就是呼唤人性的回归,使艺术直抵人
性的深处,达到艺术最高境界。
第三、从心理学的角度,透视儿童绘画的潜意识特征,肯定童心是艺术创作
力的源头。在心理学的理论中,潜意识是指不为人所能自觉控制的精神层面。黑
格尔、狄德罗这些思想家都表达过这样一种思想:“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思想愈成熟,美就愈衰落”。而童心的艺术创造力的奥秘就在于:儿童绘画没有
思想的牢笼和规范的樊篱,处于心灵“解放的审美状态,可以创造天真的艺术
境界。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了童心和艺术创作的关系,更从理性上把握向儿童绘
画学习的倾向是由艺术创作的规律所决定的,因此我们更应该自觉维护一个童心,
使心灵年轻化。
也就是在时代精神的推动下,现代艺术向儿童绘画学习,出现了反理性、反
传统的倾向,由写实向写意;出现了面向儿童,追求直率和天真稚拙的画风。也
正是在童年情结的推动,“天籁”成了艺术永远的向往,使得现代艺术把呼唤人性
回归。表达不染纤尘的心灵感受,作为艺术的精神取向。也正是因为把童心视为
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现代艺术对稚拙童趣的追求,才形成五彩绚烂的艺术景象。
那么对儿童绘画影响现代艺术潮流的研究,会给当代中国绘画带来什么样的
启示呢?中国社会处在最复杂的转型期,历史的、现实的多重因素,绘中国当代
绘画带来三重病症:一是膜拜权力,二是膜拜金钱,三是膜拜西方艺术的糟粕,
U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009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出现了“假、恶和丑”艺术,以致有良知的艺术家惊呼艺术的死亡,面对这种局
面,借鉴西方艺术向儿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