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需平衡思考城乡统筹——以江都市为例》.pdf

《从供需平衡思考城乡统筹——以江都市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供需平衡思考城乡统筹——以江都市为例》.pdf

第28卷 第 11期 河 南 科 学 Vo1.28 No.11 2010年 11月 HENAN SCIENCE NOV.2010 文章编号2010)11-1477-05 从供需平衡思考城乡统筹 — — 以江都市为例 谢杰锋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南京 210093) 摘 要:结合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实践,从保持要素和资源流动的供需平衡这一基本 “常识”出发,以有效推进 “城 镇化”为落脚点,建构以农村发展为需求方、以工业化进程为供给方的供需模型,提 出了优化江都市城镇化进程的规 划应对策略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统筹规划;供需模型;建构;江都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江都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是苏中地区重要的水利和交通枢纽.凭借其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在 2003年 开始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后,江都实现快速发展:较2003年,2009年江都市地区生产总值 (GDP)和财政收入 分别增长 205%和346%,分别达到402.1亿元和 50.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 比由2003年的 11.3:53.9:33.8调 整到 2009年的8.1:56.7:35.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江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凸显两个基本 问题:第一,江都与沿江各市 (如仪征、扬州、泰州市辖区等)产业结构同构化倾向日渐显著 】,影响发展的可 持续性.第二,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怎样开发和利用江都里下河地区的农业资源,以实现城乡之间更高水平 互动和发展 .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便正是基于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两个基本问题 . 1 研究思路 城市规划 的基本原理是常识,常识是建立共识的基础l21.建立开放的研究框架,必须建立在 “常识”的基 础之上 . 1.1 以“需求者 ”定位农村 农村地区在现有空间规划和政策手段长期作用之下,必然形成合乎现有规划和政策逻辑的发展方式.在 这种模式下,一般均将农村仅作为劳动力、要素、资本和市场的供给方进行研究,本文将从根本上改变此种研 究农村的视角,以“需求者 ”定位农村,关注农业发展的需求:选取农民收入作为突破 口,通过 比较农民收入和 全市 GDP的增速,判断规划安排能否使农村地区的发展在规划期限内实现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实现城乡统 筹发展的目标 . 1.2 从 “供给者”的角度探讨工业化进程内在机制 发达 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经验充分说明了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拉力”作用,亦即工业化进程使得城 市 “磁体 ”的作用在近代表现得更为突出.因而,将工业化进程放到 “供给者”的位置是 自然合适的.然而, 若将工业化进程和农业发展 同时放在供需模型的两端,就必须考虑保持 “城镇化 ”中性的问题 .以往对于工 业化发展进程内在机制的研究,一般是通过研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间的联系来实现的,其中比较具有代 表性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叶裕 民教授 (2001),她通过 比较研究建立了工业化与城镇化两者之 问互动的逻辑 框架I31. 为保持“城镇化”的中性,本文采取的方法是:通过综合运用霍夫曼系数和生产函数模型两个定量分析工 具,通过对轻重工业 比重 以及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等要素的分析说明工业化进程 的初步 机制,同时通过借鉴苏南发达地区发展经验这种基于历史视角的横向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工业化进程 的内在 机制,最后得出其发展趋势和 问题 . 收稿 日期:2010—07~28 作者简介:谢杰锋 (1987一),男,安徽怀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 — — 1478—— 河 南 科 学 第28卷 第11期 1.3 供需模型 研究框架——供需模型:以目标为导向研究农村 地区发展,把握需求;通过研究工业化进程 内在机制, 把握供给,然后制定规划战略和政策建议作用于 “城镇 化 ”纽带,搭建起沟通供给和需求的桥梁 .再通过调整 的“供需”作用于工业化进程和农业发展,建立更高水 平的平衡,实现城乡统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