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中的唐风艺术表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建筑中的唐风艺术表现.pdf

当代建筑中的唐风艺术表现 李百进 中式传统建筑 自有巢氏搭建窝巢起上下五千年的发 长老的住房为核心的聚落。到了殷周时期房屋已形成了 展,始终以木结构为主,即便是在周、秦、汉、隋时代 台基、墙柱和屋盖三段式的构造定式。屋面已开始使用 砖石结构的发展,空芯画像砖的制造,石棋桥砌筑技术 了陶瓦,在木结构的节点上开始使用青铜造的金宅l:加固 均领先于当时世界其它地区,但 由于中国人在营造中注 饰件,内墙用空心砖装饰,地面用长 lm、宽 30cm、厚 重风水,崇尚五行,认为 “木”是采集于向上生长的树 5cm的板砖铺装。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建设规划已形成。 木,代表着生气,象征着生命。 “土”为万物生长之本, 到了秦汉,屋盖形式发展为四阿、厦两头、不厦两头、 居中央属吉像。而石材质地近 “金”有肃杀之气,暗示 斗尖以及组合屋面和多层楼房。这时的屋面和檐 121平直 死亡,砖石质地相近,只能用于墙面或脚下,因此墓室 而不曲凹,和欧陆建筑的屋面形式几乎一样,而柱头也 多用砖石砌筑。供人使用的房屋则以木材为主营造 ,中 有同欧风柱式相类似的结构。从遗留下来的一些汉代的 日两国将营造房屋又称为土木工程,有可能是因营造用 图饰中,可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 (图1)。这时 材以土木为主之故。 期由于大型宫室和祭祀建筑的兴建,以及大规模有规划 长远以来,由于中国本土没有国教产生,也就没有 的都城营造,使中式建筑蓬勃向前发展。木结构构造技 形成政教合一的统治机制,所以国家不能依靠神权做为 术已出现了用短木叠垒出挑的斗棋来承挑屋檐的构造系 民族的精神支柱 ,而是以皇家为统治中心,封建社会秩 统,以及利用蜀柱或又手支撑的屋架系统。到南北朝时期, 序是靠礼制来维持。一切行为均受伦理、道德的约束, 构架出现了举折,由汉代阶梯形屋面进化到凹曲形屋面。 以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控制庶民,人们只信奉天、地、日、 而斗棋也形成了由栌斗、棋、散斗,皿板、柱、叉手等 月和祖先,供奉祖先也只是在屋内供奉祖先牌位或画像 构件组成的云棋、叉手棋、柱棋、一栌三节 (一斗三升)、 而已,因此没有大体量的纪念性建筑出现,除宫室外也 一 栌五节和一栌二节等多种组合的斗棋层,屋角也开始 只有城池、祭祀庙坛建筑规模较大,居住宅院体量相对 出现了起翘的做法。到了隋唐由于贯通南北大运河的开 较小。建筑的形制和规模是受尊、卑、长、幼之序所决定, 通,将南、北各地的营造技术汇集相融,使房屋结构技 把社会秩序具体地由空间表达出来,按级别组合不同形 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抬梁、穿斗等结构方法的融汇使用, 式的四合院,使人一 目了然,各类房屋的使用者之间以 构架式样和建筑形式有了新的创造。昂的使用使斗棋体 尊卑之礼行事,这种理念不管是在太平盛世或是改朝换 系更加完善。城市规模已发展为有百万人 口之众,84平 代都没有变化,都能满足各个时期封建统治者的权益所 方公里之大。大体量的宫室建筑和城池营造,将 “唐风 需,因此数千年来中式建筑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 建筑”发展推向了我国木结构营造技术的顶峰。 房屋的斗棋和屋架举折部位有较直观的变化。又因中国 人认为建筑物也是有生命的,一座古老建筑的倾圮如同 人有生死一般。不追求建筑物永恒不变, “推陈出新”、 “除旧布新”、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等民间谚语就 是这种思维的写照。正是有这种思维的存在,在历史朝 代不断的更换时木结构建筑在大形不变的情况下,构架、 斗棋、屋盖、彩画等方面不断地演化,因此研究中国古 图1壁画中的汉代建筑 代建筑的进化多从建筑样式的变化人手。 由于唐代大规模营建活动的需要,唐风建筑技术得 中式传统建筑的发展,自新石器时代起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