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和超越.pdf

  1. 1、本文档共1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受科学主义思潮和回归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影响,目前道德量化评价在我国中 小学道德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实践上,它能将道德教育的“软任务”变 成所谓的“硬指标,从而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道德状况和道德教育的成 效,并对维护学校纪律和进行课堂控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道德量化评 价却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相反,还有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它 易使学生将追求道德分数当作道德教育的目的,把道德当工具,从而误解道德的 本质;产生伪善行为,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独立人格。同时,它也可能导致学 校道德教育追求短期效应,易使学校道德教育简单化和浅薄化,不利于共同致力 于学校道德教育,等等。 道德量化评价主要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师通过道德量化 评价对学生的预期行为进行控制,即只有学生表现出教师所期望的行为时,才能 获得以道德分数方式呈现出的肯定性评价。这种控制可能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 和纪律教育有某种积极意义,尤其是在矫正年幼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方面甚至可 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控制是无助于学生道德发展的。因此,道德量化评价 在道德教育中的流行,实乃误解了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方法,道德量化评价有悖于道德的本质特征。道德是“出 乎道德”与“合乎道德的统一,亦即评价一种行为是否为道德行为,不仅要看 行为本身是否“合乎道德”,更重要的是必须省察主体的行为动机是否“出乎道 德。同时,只有意志自由的行为才能接受道德评价。但是,道德量化评价却将 所有“合乎道德”的行为都赋予了道德价值,而忽略了对其意志是否善良的省察。 另一方面,学校道德教育旨在使学生过完满的生活。因此,道德教育应引导学生 对德性生活的向往和构建,培养学生健康的独立人格,帮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 而不是基于道德分数的算计和得失。 因此,作为一种外部强化手段,道德量化评价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 发展,达成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倘若道德教育将它推到愈高的位置,那么就离 道德教育的目标愈远。这样一来,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摒弃和超越 作为外部控制手段的量化评价方式,采取合格性评价,正确厘清道德的边界,并 实现道德评价的重心由“评学”向“评教的转变。 关键词:中小学;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量化评价 Abstract influencedthescientismandthe of“backto Mainly by thought life”,moral in and school’Smoral evaluation(MQE)is quantitation appliedprimarysecondary educationin turn wouldthe‘‘softtask’’to index’’ widelyChina.MQE the‘‘objective whichreflectsstudents’moralconditionandtheachievementofmoral education,and SOitis totheschool’S andclassroom does positive discipline management.ButMQE tothemoral of the lead nothinggood students;to some development contrary,

文档评论(0)

bht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