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不同储藏条件下麦粉微生物区系变化规律研究.pdf

不同储藏条件下麦粉微生物区系变化规律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储藏条件下麦粉微生物区系变化规律研究

摘 要 小麦粉是我国人们的主食,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其质量 与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小麦粉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无机盐等丰富的营 养成分,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营养条件。一旦条件适宜,微生物生 长繁殖,造成小麦粉发热霉变,甚至产生危害性真菌毒素,对食用品质和安全造 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小麦粉的模拟储藏(湿度三个水平:55%、70%、85%、温 度六个水平:10℃、15℃、20℃、25℃、30℃、35℃),在研究温、湿度对小麦 粉中微生物区系影响的基础上,优化了控制小麦粉微生物的储藏环境条件,以确 保其品质和食用安全。研究结果表明: (1)储藏温、湿度对小麦粉平衡水分的影响 储藏环境的温、湿度通过影响小麦粉的平衡水分,进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 殖。在55%、70%湿度条件下,平衡水分(与初始小麦粉相比)基本表现为下降, 而在85%湿度条件下,小麦粉没有外壳保护,亲水物质较多,其平衡水分表现为 上升。在同一湿度下,出现低温水分高、高温水分低的现象,在高湿条件下尤为 明显。 (2)温、湿度对细菌区系的影响 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小麦粉中菌落总数大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 势。在同一湿度下,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由于小麦粉的平衡水分逐渐降低,其 菌落总数也降低,也就是菌落总数与储藏温度呈负相关。但在85%、35℃条件时, 菌落总数比其它温、湿度条件下更多,这是由于此条件下的温度条件最适宜细菌 生长繁殖。 在高湿(85% )、低温(10℃)条件下,大肠杆菌检出率和检出量相对较高, 主要是由于低温下小麦粉平衡水分更高,且高湿度条件适宜大肠杆菌生长繁殖; 另外,随着湿度升高,大肠杆菌的检出率和检出量相对升高。 在各湿度条件下,小麦粉中蜡样芽孢杆菌数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3cfu/g 。这是由于同一湿度下, 但除个别温度外,增幅并不明显,典型数值为 10 随温度升高,小麦粉平衡水分降低,抑制了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繁殖。也由于受 到其他微生物(如霉菌)繁殖代谢的竞争影响,抑制蜡样芽孢杆菌数量的增加。 (3 )温、湿度对霉菌区系的影响 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在同一湿度下,温度越高(特别是在高温下),霉菌 量相对越少。在 55%下,霉菌量的变化与储藏温度、时间呈较显著的二元非线性 关系:对 55%湿度条件下储藏的小麦粉进行了霉菌量(Y )与储藏温度(X1 )、 2 储藏时间(X )的二元非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结果为:Y = 41929.04 (lnX ) + 2 1 I 2 2 9392.83(lnX ) -155517.73lnX -39941.44lnX -4916.65X -719.10X +257752.82 (R = 2 1 2 1 2 0.49675,P0.01 ),霉菌量随储藏温度的升高和储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原因是 随着储藏温度的提高,小麦粉的平衡水分逐渐降低,它们的联合作用越来越不适 合霉菌的生长,特别在 35℃时,由于小麦粉的平衡水分偏低,霉菌难于生长繁 殖,因而霉菌量比其他温度时少。在 85% (高湿)下,30℃与 35℃储藏的小麦 粉 20 天后、20 ℃与25 ℃储藏 30 天后开始结块,并越来越严重,面块中的缺氧, 加上水分解吸,微生物的生长受到限制,所以在储藏 90 天内,虽然品质已经无 法食用,但没有发生严重的霉变,而在低温 10℃、15℃储藏下,虽然温度低, 但小麦粉平衡水分太高,霉菌量仍基本不变。另外,在各储藏温、湿度组合中, 白曲霉始终为主要优势菌。 (4 )控制储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