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高人为峰
在雪域高原上,当“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只有山之峰最喜与雪共舞。作为高原筑路人,他们似山,但他们的形象比山更挺拔和伟岸。
鄂拉山平均海拔4 500米,最高峰5 305米。鄂拉山之高,当地人亦有“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形容。然而,比鄂拉山更高的是令人敬仰的奋战在鄂拉山隧道的中铁五局五公司的筑路人。他们以战天斗地的恢宏士气,铸起了比鄂拉山更挺拔的高大形象。而统领这群筑路人的叫林治国。在茫茫青藏高原、皑皑白雪之中,林治国率领项目部一班人风霜雨雪何所惧、胸有朝阳勇向前。
2012年9月,担任中铁五局五公司副总工程师的林治国出任共玉(青海共和至玉树)公路项目部经理,将在海拔4 300米的鄂拉山隧道中书写世界高原第一冻土长隧施工神话。
危难之处显身手
——山高人为峰。林治国说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
只有山之峰最喜与雪共舞。
2011年5月,共玉公路开工建设,中铁五局五公司担负A5合同段施工。该合同段总长度13.5公里,工程总造价6.2亿元。由于管段海拔高,高寒缺氧,大部分地段属冻土不良地质,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周期短,难度大,任务重。
是年7月,共玉公路全线掀起大干高潮,而A5标施工的鄂拉山隧道因其特殊的浅埋层冻土地质原因,施工一直打不开局面,特别是洞口200余米的大拉槽冻土施工,一开挖遇太阳就立即融化成泥浆,边坡不能成型,进洞进不去,施工严重受阻。各路专家亲临现场会诊,解决施工方法,一时间,鄂拉山隧道施工成为共玉线的“焦点访谈”,交通厅领导关心,建设指挥部领导过问,中铁五局领导督导,公司领导蹲点。
如何扭转颓势?公司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再三权衡,决定临阵换帅。起初,领导找他谈话顾虑重重,怕他搪塞推托,没想到林治国听完后却一口应承下来:“既然组织相信我,我有什么好怕的。放心,不征服鄂拉山我无脸见江东父老”。是年9月,林治国临危受命,出任共玉项目部经理。身为北方人的林治国,骨子里自然有着北方汉子摧不垮、压不趴的“硬汉”精神。他的勇敢担当,让公司领导看到了希望。
风霜雪雨搏激流
——林治国说我们这支队伍就是鄂拉山不倒的山峰,摧不垮,
压不趴,打不败。
鄂拉山“一日四季”,气候环境复杂多变,一会儿雨,一会儿雪,一会儿风,一会儿又骄阳似火,可以说是“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然而,恶劣的环境气候是其次,更令人头痛的是共玉公路鄂拉山隧道施工,由于洞口处于多年冻土浅埋地段,地表为水草地,泥包碎石,稳定性极差。洞口开挖困难,锚杆成孔难度大,塌孔严重,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对于这些困难,现场施工人员显得情绪低迷。
然而,林治国却坐不住了!风霜雪雨又如何,地质恶劣又怎样?路是人走出来的,眼前没有路,那就勇敢去走!项目部要打开被动局面,必须优化施工方案,实施科技创新。
林治国将技术攻关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洞口边坡热融滑塌的问题;二是冻土内长大管棚施钻卡钻、地表漏风、钻孔内不出渣、管棚机无法成孔的问题。他组建起了QC攻关小组进行技术攻坚,并将人员分为现场监控、数据收集、方案评估等多个小组,通过反复试验,寻找攻克捷径。
整整1个月时间,在风中、在雪中,白天他蹲现场,晚上他加夜班。他还邀请了交通部专家前来助阵,到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只要能用的办法他就试,能想到的地方他就跑。一次,晚上七点出发,天寒地冻,冰雪路滑,他冒着生命危险驱车三百多公里,就为了去看看别人的冻土施工是否有可取之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试验,林治国同他的团队终于制定出了科学的施工方案,不仅提高了工效,而且节约了成本。2011年10月,经专家组、咨询单位、设计代表对现场踏勘核对后,给予了极大赞赏。11月,两项科技成果获得了青海省共玉公路建设指挥部科学技术进步奖。林治国获得了业主、局、公司领导的一致肯定。
截至2012年10月20日,鄂拉山隧道累计完成开挖1 560米,衬砌累计完成1 250米,施工进度位居全线28个单位前列。
共玉线上争第一
——林治国说要做就做那最高的山峰,只有站得最高,才能看得最远。
参与共玉公路施工的单位有28家,可以说是竞争强手如林。而中铁五局五公司共玉项目部担负施工的鄂拉山隧道是全线的重难点控制工程,其质量优与劣、进度快与慢关系到公司的社会信誉。只有以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精神,才能在已经落后别人一大步的情况下,赶超他人,拨得头筹。
林治国不是一个痴人说梦的人,下了决心就得去争。项目部迅速开展了“创高产、创样板、创效益”为主要内容的“三创”劳动竞赛,全面掀起了生产高潮。2012年7月,隧道队在鄂拉山隧道右线一举创下开挖102米、衬砌104米的佳绩;8月,他们在鄂拉山隧道左右线再次创下开挖215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