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耕农的胜利
战后台湾的土地制度,除延续日治时期旧规外,还因历经战火摧残后百废待举,使聚集于农业的人口加剧租地竞争,造成租佃制度的特殊之处:以口头订立租约为主,租佃权与租期都不稳定或租期过短,导致租佃纠纷频仍;盛行的分租租额高达产量的46%到60%,使佃农缺乏再生产的成本;同时又刺激中产阶级投资于土地,使资金冻结在土地中,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
战后台湾实施的土地改革,以公地放租为始,陆续推行“三七五减租”(1949年4月至7月)、公地放领(1951年)、“耕者有其田”(1953年)等多项土地政策,赋予现耕佃农“土地所有权状”,扶植其成为自耕农。
土地改革之后创造了众多的自耕农,保留了家庭小农制,成为台湾农业的守护者。此后政府在农村所面对的主角不再是地主,而是零散的小自耕农。
台湾土地改革措施,从政府方面来说,可以说是对人民的德政,但“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措施也招来若干批评以及反弹。然而,从国民党政权长期以来掌控农会、水利会系统,获得农民支持的事实来看,台湾后来能够在政治与社会方面获得稳定的基础上发展民生经济,土地改革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减租增产
1949年初,国民党政府在内战中兵败如山倒,陈诚临危受命于1月初接手台湾“省主席”,随后立即在2月初宣布进行“三七五减租”。到同年4月拟定《台湾省私有土地租用办法》作为实施减租的依据。短短一个月,全省完成换约的农户有199070户,换订租约368322件。
陈诚于1950年任“行政院长”后,又制定《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咨请“立法院”完成立法程序,其后到1951年5月25日正式立法通过《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作为减租的法律依据。由此可见当时实行土地改革的急迫性。实施减租的政治动机是要保住最后据点,背水一战,所以不能将占人口半数的佃农排除在政治盟友之外。
所谓“三七五减租”,即农民佃耕地主土地,其地租率最多不得超过所租耕地全年收获总量的37.5%;佃农可保留收获总量的62.5%。
按照减租条例,农地依水田旱地分成26个等级,规定每一级固定标准产量为计算年租标准;原订租约未超过收获总量37.5%者,不得增加。耕地租用一律立书面契约,租约期不得少于六年。若地主要出售土地,原租佃农也应有优先承购权。遇有荒灾歉收年份,也应视受灾情况给予减免地租。承租人对所租耕地可以自由投入资本和劳力之特别改良,租约期满后,如因不续约而交还耕地时,出租人应对这种特别改良费用酌给补偿。
为实施“三七五减租”政策,各机关派出的工作人员达1.2万之众。自1949年5月起,全省展开最重大的工作为换订租约,把业佃双方权利义务以书面详记契约上,此为减租成败的关键。至同年6月止,所有业佃租约均已登记完毕,7月实施完成。
实施减租后地主暗地里不免生是非,而佃农由于知识水准较低,对减租政策意义理解不周,故不善于捍卫本身利益,加以立法时考虑欠周全,租佃问题仍层出不穷。
比如,地主不甘丧失既得利益,利诱佃农使其同意退耕,自1950年初到1952年中,退耕案件多达5万件以上。但地主收回之后很少自耕,大都仍暗中出租,或出卖或雇工耕种。为处理此类案件,从1951年3月起建立经常性的减租督导检查制度,至1952年6月底止,退耕案件全部获得解决,至1953年以后此类案件就很少发生了。
到1952年完成的减租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9%,受益农户高达43%。减租使佃农所获得的报酬增加12.5%左右,所以土地改革初期确实起了改善农民生产诱因的作用。同时配合美援推动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1952年至1953年间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准。
因农业生产提高,使农村有过剩劳动力,以此累积未来丰富、廉价,具有高竞争优势的产业劳动力。
而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米糖为主的农产品都成为换取外汇的有力出口商品。 放领公地
待“三七五减租”取得初步成效,地主在减租中已经受到一定打击;而“省主席”陈诚掌握地方政权,兼控有大量公有地,公地放领条件已初步具备。于是当局决定继续实行土地改革,将公地放领予佃农,作为“耕者有其田”之倡导与示范,以解燃眉之急。
所谓“公地”主要是指“国民政府”接收日本政府和移民所拥有的土地。此类土地在战后一律收归公有,总面积在17万至17.6万公顷左右,相当于台湾可耕地的20%到25%。而所谓公地放领政策实为原公地放租政策的延续。
战后初期粮食短缺严重,为解决农业生产问题,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于1947年元旦公布《台湾省公有耕地放租办法》试办“公地放租”政策,将公有耕地放租予农民,以收取实物地租。农民向政府承租土地,获得贷款,并向政府缴纳地租而不再负担田赋,政府成为一个超级地主。
迫于台湾省各方面的压力,台湾省政府亦屡屡申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科技园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856装载机维修手册.pdf VIP
- 【教案】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美术人美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中国书画.docx VIP
- 岗位廉洁风险提示.doc VIP
- (高清版)DB31∕T 1487-2024 国际医疗服务规范.docx VIP
- 关节的生物力学医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喀什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华为FusionCube超融合解决方案介绍.pptx VIP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晨读课件(共54张PPT).pptx VIP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