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晚年马克思舍弃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原因.pdf
维普资讯
第 23卷第 3期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J
Journalo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Suzh~u(SocialScience) Vo1.23No.3
2006年 8月 Aug.2006
试析晚年马克思舍弃 “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原因
甘建 民
(苏州科技学院教育系,江苏 苏州 21~o9)
摘 要: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 中提 出了俄 国公社 “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的设想,而在正式复信中则舍弃了这一提法。马克思之所 以舍弃这一提法,似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 ,
这一提法使用了 “通过卡夫丁峡谷”这一古罗马典故 ,容 易让人揣测并 引发歧义 ;其二 ,这一提法容 易被人混
同于民粹派所主张的关于俄 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其三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 ,“资本主义制
度 的卡夫丁峡谷 ”这一提法在理论上是不准确 的。
关键词 :俄 国公社 ;卡夫丁峡谷 ;资本主义制度 ;二重性
中图分类号:A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695(2006)03—0001—05
20年来 ,在我国学界形成了一股 “卡夫丁峡谷”热 ,以至于有论者每隔十年就要为之写一篇述评
文章 ;有的论者甚至认为,马克思提出“卡夫丁峡谷”设想,“第一次突破 了主要 以西方 国家为背景
的科学社会主义构想图式 ,触及了东方落后 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不仅 “是马克思社会历
史理论的巨大飞跃”,而且 “还首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先河”,因为 “马克思所设想的跳跃 卡‘夫
丁峡谷 ’式的社会主义就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既然 “卡夫丁峡谷”设想在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史
上具有如此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那么马克思当年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定稿中,又为什么要将 自己
已在复信草稿中对之作了反复论证的 “卡夫丁峡谷”设想舍弃掉呢?笔者以为,我们在探讨晚年马克
思的俄国公社观时,首先应该把马克思之所以要舍弃 “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原因弄清楚,只有这样 ,我
们才能够正确把握晚年马克思的俄 国公社观的精神实质。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尝试,以期能将马
克思晚年思想的研究真正引向深入 。
在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关于俄国公社 “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 的卡夫丁峡
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的设想 ,然而在复信定稿 中马克思却舍弃了这
一 “卡夫丁峡谷”设想,并且把他对俄国公社命运问题所做的所有研究和论证都封存在草稿里,而另外
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表述他的俄国公社观—— “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 。应
该说 ,马克思在草稿 中所提出的 “卡夫丁峡谷”设想同他在定稿中所表述的俄 国公社观,其精神实质是
完全一致的,即马克思承认俄国公社的特殊性及其特殊发展的可能性;然而在表述方式上,两者之间
则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马克思在复信定稿中表述他的俄国公社观时,既没有使用 “资本主义制度”这
一 概念 ,也没有使用 “通过卡夫丁峡谷”这一古罗马典故。笔者以为,马克思的这一表述方式的改变本
身,就已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他之所以要舍弃 “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原因。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马克
思之所以不使用 “资本主义制度”和 “通过卡夫丁峡谷”这两种提法的原因弄清楚,那么我们也就基本
上把马克思之所以要舍弃 “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原因给弄清楚了。下面就不妨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马
克思之所以放弃使用 “通过卡夫丁峡谷”这一古罗马典故的原因吧。
我们知道 ,“通过卡夫丁峡谷”一语是一个古罗马典故,它原来的意思是指遭受最大的侮辱。不言
收稿 日期:2006—05—15
作者简介 :甘建 民(1950一),男,广东中山人,苏州科技学院教育系副教授 。
维普资讯
而喻,作为一个历史典故 ,“通过卡夫丁峡谷”这一典故有着 自己的完整语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滇藏川大峡谷有趣的村庄.pdf
- 架起灾区生命线.pdf
- 贵州喀斯特峡谷退耕还林示范区生态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初探.pdf
- 黑井深山峡谷中的往昔繁华.pdf
- 峡谷区域水电开发景观影响评价——以怒江为例.pdf
- Spatial prediction of landslide for Badong County in the ThreeGorges reservoir district.pdf
- 基于景观生态战略的重庆市喀斯特峡谷型风景名胜区规划问题思考.pdf
- ‘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还是‘人类学笔记’学术争鸣的重要意义.pdf
- 壮歌,奏响在雪山之巅.pdf
- 飞跃大峡谷.pdf
- 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pdf
- 象泉河畔 土林峡谷.pdf
- 城市带廊道街道峡谷内气流运动及污染物扩散的数值研究.pdf
- NUMERICAL STUDIES ON AIRFLOW AND POLLUTANT DISPERSION IN URBAN STREET CANYONS FORMED BY SLANTED ROOF BUILDINGS.pdf
- 析马恩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研究中的若干错误倾向.pdf
-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soil dematiaceous hyphomycetes from the three river gorge regions in eastern Tibet.pdf
- 百年三江行.pdf
- 典型城市街道内汽车排放污染物扩散规律的模拟研究.pdf
- 走进巴特尔大峡谷.pdf
-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重读《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