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丰城中国生态硒谷圳头.doc
丰城中国生态硒谷圳头
摘要:丰城中国生态硒谷地热受圳头—董家断裂的控制。温泉出露在北东向圳头—董家断裂与北西向断裂交会复合部位。圳头—董家断裂为控热断裂,北西向断裂为导水导热作用,两者共同构成地下水深循环和水热对流系统。
关键词:地热;控热构造;丰城;中国生态硒谷
中图分类号:Q14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当前,丰城市正在董家镇与隍城镇(圳头)一带全力打造“中国生态硒谷、全国高产油茶之乡、江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鄱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开始了向水产、旅游、养生、休闲、文化等多元化富硒产业开发的转变。地热能作为当代新型绿色能源,正被广泛接纳,其开发利用已成为地方政府优先考虑的方向。地热具有供暖、洗浴、医疗保健、养殖等多方面的用途,且开发便利。地热能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已相当普遍,尤其是在强调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现代社会,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研究圳头—董家控热构造,找寻地下热源,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自然地理概况
丰城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下游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西南部,东临进贤、临川、南连崇仁、乐安、新干,西接樟树、高安,北毗新建、南昌。县境处于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期较短,生长期长。全年平均气温为15.3-17.7摄氏度,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的日数年平均为27.9天,日最低气温少于或等于0度的日数年平均为23.4天。全年日照时数1935.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552.1毫米,4-6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4天,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1%,无霜期274天。
3地热勘查概况
丰城中国生态硒谷地热就位于硒谷腹地。地质勘查工作最早始于日伪时期,但投入工作很少。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对地热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上世纪70-80年代江西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大队对泸田-圳头温泉区做过专门地热普查工作,1978年1月在泸田22号温泉测定流量为7.918升/秒,为长观水文年的最小流量,水温25℃;圳头地区地热平均流量67.65升/秒。日平均流量5674立方米,地面水温22-27℃。1978年普查时,ZK206孔抽水试验,水位降低1.41米,涌水量为621立方米/日,水温27.5。
2011年,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对地热展开了普查工作,采用构造--水文地质调查、综合物探、钻探等手段,初步查明了控热构造的空间展布特征、地下热水赋存条件,分析了地下热水形成机理,并在兰塘新发现了两处地热,取得了积极进展。
4区域构造背景
研究区处在江西南北两大构造单元扬子地块与华南地块结合带南侧,萍乐坳陷带中段,其北有宜丰—景德镇大断裂,南有丰城—婺源大断裂。圳头—董家断裂穿越研究区,北接宜丰—景德镇大断裂,南抵丰城—婺源大断裂,地质构造复杂(图1)。
5控热构造分析
生态硒谷地热属断裂构造型地热温泉,其出露和分布与活动性断裂的发育和演化有关。区域上,生态硒谷地热受圳头—董家断裂的控制。
图1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图
1.震中 2.温泉 3.地热点 4.中生代火山口 5.超基性岩 6.深断裂
圳头—董家断裂为主干断裂,延绵45公里,既是松湖断陷盆地的西部盆缘断裂,控制着松湖盆地的形成发展,也是控热断裂,控制着温泉的形成和分布。
由于研究区为丘陵岗阜地形,地表多为第四系覆盖,基岩很少出露。断裂(F5)多呈隐伏状,其总体走向为35-450,倾向南东,倾角大于500,断裂带最大宽度可达十来米,具多其次活动特征,显现先压后张的特征,可见有挤压的扁豆状磨砾和棱角状角砾。圳头、泸田一带的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显示
有一对正交点(图2)。
位于董家圳上的zk04孔,于260-280米处揭露到了隐伏的圳头—董家断裂(图3),破碎带显较明显的张性特征,隐约可见些压扭性特征。
沿圳头—董家断裂带从南西到北东,分别有李家、席家、泸田、圳头四处地热(或温泉)(图4)。其中李家、席家位于断裂的中南部,为钻探地热,各为一井,水温分别为34-35℃、36-37℃;泸田、圳头为天然温泉,各出露两处温泉,泸田的两处温泉相隔
图2圳头、泸田地区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图
图3zk04孔揭露的圳头-董家断裂
图4 构造与地热分布图
250米,呈近东西向排列,流量分别为7.92和0.1l/s,水温25和24℃,圳头的两处温泉相隔450米,呈北东向排列,流量分别为37.38和1.30l/s,泉塘水温27和2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