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脂类化合物究北黄海沉积物有机碳的埋藏特征
应用脂类化合物研究北黄海沉积物有机碳的埋藏特征
摘要
北黄海作为西北太平洋边缘海,承载着人类活动的巨大压力,又是备受多国
争议的海区,过去对该海域沉积物有机碳的分布、迁移、降解过程认知较少。本
文通过研究北黄海沉积物中不同形态脂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探讨该区域沉积物
有机碳的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阐述其沉积和埋藏特征,丰富西北太平洋边缘海
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结果显示,北黄海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含量范围为0.34~1.43%。研究
区域中部有机碳含量高于沿岸海域,辽东半岛沿岸高于山东半岛沿岸。垂直方向
上总有机碳含量为0.74~0.97%。最大值出现在8cm层,8cm层以上有机碳含量
随深度而增加,8cm层以下有机碳含量显著减少,底层达到最小值。
沉积物中共检出游离态、皂化结合态和矿物结合态脂肪酸分子31种,包括
子(碳数在12-26之间)和13种甾醇分子(碳数在27~30之间)。
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游离态脂肪酸含量变化范围为6.58~82.24
I.tg/(g干
机碳一致,即中部高于沿岸海域,辽东半岛沿岸高于山东半岛沿岸。沉积物中有
机碳含量和游离态总脂含量相关系数为0.9710,推测天然的生物源有机碳可能是
沉积物中总有机碳的主要来源。垂直方向上游离态脂肪酸含量范围为7.57~31.80
lag/(g干重),游离态中性脂含量范围为4.71-17.14
pg/(g干重),两者均呈现随深
度增加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
表层沉积物中皂化结合态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9.36~64.13%,垂直方
向上,皂化结合态脂肪酸所占百分比为49.80~58.11%;皂化结合态脂肪酸是研
究区域脂肪酸的主要形式。游离态中性脂是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中性脂的主要形
式,占总中性脂含量的48.66~67.10%,而在垂直方向上则以皂化结合态中性脂
为主,沉积物中层和底层皂化结合态中性脂分别占总中性脂61.66和48.73%。
在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游离态和矿物结合态脂肪酸以微藻源脂肪酸占优
势,平均含量为31.83和16.38%,皂化结合态中则以细菌源脂肪酸的平均含量
较高,为19.35%,体现了表层沉积物中海洋初级生产力及海洋自生源物质对有
机碳的贡献,细菌对有机质的贡献和信息在皂化结合态脂肪酸得到了更好地保
存。在垂直方向上,细菌源脂肪酸在三种形态中的变化范围为20.74~34.33、
源。表层沉积物中游离态和皂化结合态中植醇含量范围分别为0.15~6.65和
1.20~13.74
“g儋(干重),均大于C24和C26脂肪醇含量,说明浮游植物对中性脂的贡献大于
陆生高等植物。
陆源脂类化合物存在明显的由岸向海的水平迁移过程;混合源和微藻源脂类
物质含量的水平分布差异与浮游植物生产能力有关,可能存在近岸向近海及中部
区域的输送过程。细菌源脂肪酸在研究区域的含量差异主要受物源供应量和降解
因素所控制。在垂直方向上,陆源脂肪酸向下层迁移埋藏的特征不明显,而C24
和C26脂肪醇含量在沉积物中下层表现出向下沉积的特征。微藻源脂肪酸和植
醇在沉积物深层有机质发生向下层迁移和积累的过程。深层混合源脂肪酸的性质
相对稳定,沉积物中多种来源的有机质为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提供了充足的碳源。
a的高低值对应,体现了现
北黄海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的高低值与水柱中Chl
场生产力对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同时该区域复杂的水文条件、沉积物
输运特征、物源供应量、沉积物粒度、氧化还原条件、生物扰动和生物降解也影
响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
关键词:北黄海;沉积物;有机碳;脂类化合物
ofNorth
thesediments
in
of carbon
Sedimentaryorgani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一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docx VIP
- ISO 15614-13 2023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 电阻对焊和闪光焊(中文版).pdf
- 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5版.docx
- 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查房课件.pptx VIP
- 第一章 食品工艺学导论.ppt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共44张PPT).pptx VIP
- 3.1 标志设计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pptx VIP
- genesis2000脚本编写,Perl╱TK常见问答中文版.pdf VIP
- 2024《广西农产品电商物流SWOT-PES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数据图表论文)》16000字.docx VIP
- 剑桥国际少儿英语KB1第1-12单元文本-(英汉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