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斯伯里文化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鲁斯伯里文化圈.doc

布鲁斯伯里文化圈   游览伦敦者很多都会选择下榻布鲁斯伯里地区的酒店,大英博物馆和罗素花园就在眼前,随兴去博物馆待上一天或者坐在花园里看书晒太阳都很完美。   布鲁斯伯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086年,“布鲁斯伯里”(Bloomsbury)一词出现在13世纪,意思是“Blemond的私人庄园”抑或落花铺撒的地方,所以,布鲁斯伯里很早便获得了富有情趣的“花间地”的雅称,简单、动听。当然,对很多游客而言,这些并非布鲁斯伯里的全部吸引力,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是,它曾滋养过“无限灵感,无限激情,无限才华”的布鲁斯伯里文化圈(The Bloomsbury Group),其成员20世纪上半叶是生活、工作在布鲁斯伯里附近的一些“超高级知识分子”,时人眼中“英国最有才智的人”。   在自传《重新开始》中,伦纳德?伍尔夫(Leonard Woolf)这样写道:“布鲁斯伯里文化圈从以前到现在都被用来――通常是滥用――指称一群多半是想象出来的人,以及多半是想象出来的目标和人格特质。”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则表示:“我是这圈子的一员,我也是这一小撮人之一,这一小撮人最后形成一群住在伦敦某区或附近的朋友,该区的法定名称就叫做布鲁斯伯里。”   布鲁斯伯里文化圈的成员主要来自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三一学院,其人数并不多,但他们有第一代即“老布鲁斯伯里文化圈”(Old Bloomsbury)和第二代即“后期布鲁斯伯里文化圈”(Later Bloomsbury)之分,核心成员除弗吉尼亚?伍尔夫以外,还有凡奈莎?贝尔(Vanessa Bell)、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 M. Forster)、邓肯?格兰特(Duncan Grant)、林顿?斯特来彻(Lytton Strachey)等人。   他们分别来自文学、艺术、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相聚在“周五俱乐部”(Friday Club)和“周四晚餐”(Thursday Evening),畅谈各自的新发现和体会,相互砥砺,取长补短;作为自己所在领域的精英,他们不但深刻影响了当时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美学、批评和经济学,而且对引领日后的女性主义、和平主义等社会运动的发展,同样重要。   比如,凯恩斯借助宏观经济学成就自己为“宏观经济学之父”的同时,通过发明社会福利制度成为了“资本主义的救世主”;弗吉尼亚?伍尔夫开创了意识流小说的先河,帮助人们有效地表达对变化、失序和不确定性的感受以及某种迷茫而沉郁的困惑。 思想基础   有评论家指出,“虽然其成员否认他们是任何正式意义上的团体,他们是被对艺术重要性的不变信仰团结在一起的。”   布鲁斯伯里文化圈的成员各不同行,但他们能够基于典型的英国式自由聚会走到一起,是因为他们的信仰有着大致相同的思想基础:哲学家乔治?爱德华?摩尔(G. E. Moore) 的《伦理学原理》、自由主义。   首先,受这样的一种社会情势――维多利亚社会的消逝、大英帝国的没落、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他们在政治上信奉自由主义,既反叛英国保守传统,也不迷信权威。一如弗吉尼亚?伍尔夫对高尔斯华绥等大师的扬弃所证明的,布鲁斯伯里文化圈因此开创了一个将欧洲优秀文化遗产与现代派创新熔于一炉的新时代。   其次,布鲁斯伯里文化圈的形成与存在直接联系着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与实践:“生活的首要目的是‘爱’,美学经验的创造和享受,以及对知识的追求”。他们为此将目光从西欧延伸到了远东以及意识形态迥异的苏联,比如,亚瑟?韦利(Arthur Waley)英译了大量中国唐诗,联袂美国诗人庞德引发了西方当代诗歌革命;康斯坦斯?加奈特(Constance Garnett)译介到英国的俄语名著多达71部,她的译文不仅得到了康拉德等人的高度赞誉,而且影响了五四运动之后的俄语名著的汉译。   再次,布鲁斯伯里文化圈的成员敢于以自己的独特方式为遭遇摧残的欧洲文化抑或世界文明抗争。姑且不论弗吉尼亚?伍尔夫投河自尽是否像有的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意在表示对法西斯的抗议,但众所周知,她的侄子,因为林徽因和虹影等人而为国人所熟悉的著名现代派诗人朱利安?贝尔(Julian Bell),在西班牙遭遇法西斯之际,毅然投笔从戎。   所以,虽然布鲁斯伯里文化圈早已成为历史,但它依然吸引着中国文人的眼球,要么作为学术言说的对象,要么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无疑与诸多中国文人曾经或者正在受惠于两度来华任教、来自布鲁斯伯里的燕卜荪(William Empson)有关,但或许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个圈子的情史远比婚姻普遍,这一点在弗吉尼亚?伍尔夫身上尤其明显。 调情高手   一如有评论家所言,弗吉尼亚展示了英语语言本身的美的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