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词语考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子语类》词语考释.doc

《朱子语类》词语考释   摘 要:《朱子语类》是研究南宋时期汉语语法最有价值的语料之一。呈现出文言文与白话文相结合,书面语与口语相结合的特点。既承袭了上古汉语的词汇,又产生了不少新词新义。从文中抽取了5个口语词汇、2个俗语词加以考释,以勾勒出汉语词汇史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朱子语类;口语词;俗语词;词汇史   中图分类号:H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03-02   朱熹,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体系,成为程朱学派的创始人。作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其著作甚多,且在训诂学领域造诣较高,被殷孟伦先生称为宋代训诂学第一人。   《朱子语类》是黎靖德于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编订出版的,凡140卷,这也是今本《朱子语类》之初版。咸淳本《朱子语类》采自97家语录记载,汇集了朱熹辞世后七十多年间所保存的语录,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哲学、自然科学、文学以及治学态度等多个领域,是研究朱熹思想和程朱理学的一部著作。《朱子语类》是朱熹在讲学过程中,他的门人弟子一边听一边做笔录,从而记录成书的。朱熹所使用的是当时使用较广泛的口语化交际语言,呈现出文言文与白话文相结合,书面语与口语相结合的特点。南宋时期正处于白话文普遍用于当时日常生活的特殊时期,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的主导地位逐渐削弱,白话文和口语化词汇的应用日趋广泛。《朱子语类》中含有大量丰富的词汇,近代汉语研究的一些重大用例都能在其中找到实际用例。同时,也为辞书的编撰补充了材料。下文着重从词汇史的角度,重点对《朱子语类》中的一些口语词和俗语汇略作考释。   一、口语词考释   《朱子语类》中保存了大量承袭上古汉语的词汇,同时也记载了不少存在当时的新词新义和新的用法,体现出了其语言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这些口语词的使用频率较高,充分体现出宋儒讲学语录运用词语的鲜明多彩与灵活多变。   (一)安排   早在先秦时代“安排”一词就出现过,《庄子?大宗师》:“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其中,郭象注:“安于离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于寂寥而与天为一也。”又如:《唐代墓志汇编》中也有“公门唯将相,器谐文武,安排乐道,造次必仁,高尚福谦,遂安卑位。”这里的“安排”表示的是“听任自然的变化”的意思。   《朱子语类》中,“而今行简,须是心里安排后去行,岂有不是心做出来!”(卷三十)   “敬则有一念之肃,便已改容更貌,不费安排,事事上见得此意。如何?”(卷九十三)   例中“安排”一词在南宋这一时期已经产生了新的变化,可以表示“谓以人心思人力”的意思,即“依靠人力的作用,与单纯任自然发展,不加干预相对而言。”此时“安排”一词已经产生了新的语义,和现代汉语当中“安排”的意思相近。   另外,“安排”也有“安置和妥善布置”的意思。如:   唐李中《竹》诗:“闲约羽人同赏处,安排棋局就清凉。”   宋陈与义《春日》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摺:“他安排着香饵把鳖鱼钓,准备着窝弓将虎豹射。”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高公安排两乘花花细轿,笙箫鼓吹,迎接两位新人。”   清李渔《意中缘?毒诓》:“且放怀,喜得同舟共济,把巧计安排。”   赵树理《杨老太爷》:“吃过了饭,铁蛋的妈给铁蛋安排日程:‘今天夜里淘一点麦子,明天前晌晒晒,后晌磨磨,后天蒸几笼馒头。’”   现代汉语中“安排”的意思有“有条理、分先后地处理(事物);安置(人员)”“规划、改造”的意思,从先秦时代的“听任自然的变化”,到南宋时代“谓以人心思人力”,再到元明清时代的“安置和妥善布置”,“安排”一词逐渐产生了新义,并一直沿用至今。   (二)一上   及元佑间议废之,复词赋,争辨一上,临了又却只是说经义难考,词赋可以见人之工拙易考。(卷一百三十八)   先生问寿昌:“子好说禅,何不试说一上?”寿昌曰:“明眼人难谩。”先生曰:“我则异于是,越明眼底,越当面谩他。”(卷一百十八)   例中“一上”有“一番”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争辩一番”,“试说一番”。   “恰似月弦望,便见阴剥阳生,逐旋如此。阴不会一土剥,阳不会一上长也。”(卷七十一)   例中“一上”表示的是“一直”的意思。   问“游气”、“阴阳”。曰:“游是散殊,比如一个水车,一上一下,两边只管滚转,这便是‘循环不已,立天地之大义’底。”(卷九十八)   例中“一上”是口语中一直沿用至今的词汇,表示“方位”。多构成“一A一B”的四字格固定格式。如例中的“一上一下”,这一四字格表达方式也多见于现代汉语口语化表达方式当中,如“一朝一夕”。   他例中也有关于“一上”的例句,宋邵雍《寒夜吟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