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丽水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测试作文.doc
丽水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测试作文
【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香港记者闾丘露薇: 我喜欢轻松简单而有秩序的生活。比如出门坐公共汽车,车子总是能够准时抵达,不会动不动发生意外;人多的时候,大家能够明白先到先得的道理,能安静地排队。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 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所谓秩序就是想做不让做,不想做的偏让做;为了用一只眼睛看清东西,而将另一只眼睛毁坏。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 (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这道作文题具有现实针对性及思辨性,考查同学们认识问题的能力。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生活现象、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自由和秩序的辩证关系,发表自己的见解。
【写作立意】
材料中闾丘露薇的话从社会生活现象的角度强调“有秩序的生活”的意义;亨廷顿的话涉及“自由”与“秩序”的关系,强调了秩序的重要性;罗曼?罗兰的话指出某些秩序不合理的一面,说明秩序具有束缚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最佳的立意是辩证认识“秩序”与“自由”,并就两者的内涵、意义、关系等进行阐述或表达,且观点明确,如“倡导有秩序的自由”等。能写到“秩序”和“自由”两者的关系,如“秩序和自由对立统一,不可偏废”,也符合题意,但立意次佳。如果单纯肯定“秩序”或者单纯肯定“自由”,就偏离题意了。
【评分标准】
能辩证看待“秩序”与“自由”的关系,有鲜明的观点、健康的思想,并加以深刻阐释或生动表现的,如写“倡导有秩序的自由”等,得49~60分。
能扣住“秩序”与“自由”的关系加以阐释或表现的,如写“秩序和自由对立统一,不可偏废”等,得37~48分。
泛写“秩序”或“自由”,没有涉及两者关系;或只对材料作扩写,得25~36分。
片面理解“秩序”或“自由”,或脱离材料,另起炉灶,得分在25分以下。
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应慈军 在秩序之船上载满自由
● 丽水考生
自由,失去秩序的灯塔,就是一艘灵魂独行的孤舟,没有方向。
秩序,失去自由的船桨,退化成原始的木头,没有前进的动力。
自由总是抱怨秩序的烦琐,却不知那自由的彩云一出岫就成了无根的浮萍,想出去散步却还要回头望望是否遮住了光芒;秩序总是埋怨自由的散漫,却不知那条条框框的约束一旦没有了自由,便轰然散架。
自由可以在秩序之船上稳定前行,驶向远方。我也向往“公共汽车”式的生活,秩序井然,人们又可以自由地选择理想的方式去眺望车窗外的风景。就像英国的公交汽车站,双层的红色巴士,没有拥挤,没有插队,因为人们心中早就种下了一颗秩序的种子,这颗种子开出自由的花,结出一种叫作文明的果实。英国人享受着这种无声的规则,也享受着它所带来的自由。所以,英国的生活中暗含着对秩序与自由最好的解释,不必言语,只需那一根秩序与自由的连线始终不断,那辆安静的红色巴士将会载着自由与秩序一直开下去。
但是,自由若失去了他的秩序之船,将倾覆于无限的海水中。每一个国家,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道德或法律规范去约束每个人的行为。2014年的中国,多一份秩序,就多一份中国梦;多一份人心的坚守,就多一份属于21世纪的光芒。所以,罗曼?罗兰说“秩序是为了用一只眼睛看清东西,而将另一只眼睛毁坏”,这未免太过绝对化。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这艘大船上,必定要挂上秩序的标签,才能载着13亿个中国梦,载着13亿个人的自由,走向复兴!
若是秩序之船失去了他所载的自由,必定停滞于茫茫大海中央。就像一个完全失掉了想象力的孩子,没有了火烧云,没有了气球、喷泉,没有了旋转木马的童年,还怎么支撑起一片蓝天?所以,有了秩序,一定要用自由把他的空隙填满。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说过:“我在实验室做的事,一件是按实验规则老老实实地操作,另一件就是天马行空地想象怎样才能使我的实验更精准无误。”这就是自由,思想孤舞的自由。
不要期望做那一片出岫的彤云,因为他没有归属,随意地被风撕着扯着;也不要期望做那条条框框的规则,因为他终会被时间的洪流所吞侵。
自由与秩序永远是一对矛盾,但他们可以共生,自由也一定可以在秩序的船上驶向远方。
用秩序为木去做船,以自由为布去做帆,朝着那彼岸花开,前进!
得分: 58分
点评: 文章将秩序比作轮船,将自由比作帆桨,以此贯穿全文,比喻妥帖,结构谨严。在这个总体比喻之下,作者以“红色巴士”比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