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题精选之《论语》阅读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论语》阅读题.doc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论语》阅读题   1.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1) 《弟子规》的文字内容化用了《论语》中的名句,试写出该名句。   (2) 儒家怎样看待道德实践与知识技能学习之间的关系?请根据上面两段文字作简要分析。   2.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路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 从第一段文字中概括出一个成语。   (2) 第一段文字中的“贾”字,有人解释为“商贾”,有人解释为“价格”。你认为哪种解释更为合理?请根据第二段文字及你所了解的孔子生平作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回答问题。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孔子困于陈蔡,绝粮。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史记》)   (1) 第一、二段文字分别采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孔子对颜回去世的悲恸之情?   (2) 结合第三段文字,简要分析孔子极度悲悼颜回之死的原因。   4.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或曰:“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③,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注】 ①雍:冉雍,字仲弓。 ②佞:口才好。 ③口给:口才敏捷。   (1) 谈谈你对“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的理解。   (2) 孔子一方面将“言语”列为仅次于德行的重要修行内容,另一方面又认为“焉用佞”,这两种观点是否矛盾?试作简要分析。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 朱熹认为,材料中画线句应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的错写。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2) 概括并简要评析材料所体现的孔子的治国理念。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 谈谈你对“无伐善,无施劳”的理解。   (2) 有人认为从以上对话可以看出孔子师徒三人之志有着境界上的区别,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7.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①,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夫仁者,正其谊②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   【注】 ①执鞭之士:市场的看门人。 ②谊:同“义”。   (1) 请说出孔子“从吾所好”中“所好”的对象。   (2) 从以上文字看,孔子与董仲舒的义利观有何不同?试作简要评析。   8.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   【注】 ①史:虚浮。   (1) 根据上面的文字,你认为关于文质之间关系的讨论,孔子会赞成棘子成、子贡两人谁的观点?   (2) 第二段文字中的画线句子,朱熹所作句读为:“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你赞成哪种点断方式?为什么?   9.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回答问题。   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后贵仁,道失然后贵义。是故仁义立而道德迁矣,礼乐饰则纯朴散矣。(《淮南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