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水中创造美.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玩水中创造美.doc

在玩水中创造美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施美术课程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笔者以自编教材《桃花江水》为例,谈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   一、课例档案   二、课题来源   《桃花江水》一课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自编的教材内容。本课的设计理念:一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二是本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著名音乐家黎锦晖先生创作的《桃花江是美人窝》唱遍大江南北,桃花江山美水更美:秀美如画的桃花湖,气势磅礴的马迹塘电站,色彩奇特的广场喷泉,清新甜润的山间小泉,远近闻名的罗溪瀑布……这些景点的水各具风采,是家乡一道道美丽的旅游风景。于是,我选择了身边的资源来让学生进行审美感受,并创作艺术作品。   三、教学实况与评析   课间播放歌曲《桃花江》,上课铃响停播歌曲,老师面带微笑,提问:“家乡桃花江有哪些景点与特色?”   生:标志“楠竹之乡”的洪山竹海、“人间仙境”的浮邱寺庙、“神秘秀丽”美人窝、“甜美仰卧”的羞女峰……   师:在我们的家乡拥有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这几天同学们在课前和老师采风摄影,更多地关注了家乡的独特风景。(打开课件)看,这是我们班摄制组拍下的资料(学生神态专注,在享受着自己的作品成功),这是我们班写生组画的速写稿(在以水为题材的景点现场写生的作业),那么今天我们进一步体验并创造桃花江水的艺术作品。   评析:师生在一个充满诗情画意、亲切和谐的氛围中进入课堂。艺术的根基是情感,而情感的根基则来自我们生活的这方水土,那么农村美术教育就应该抓住“这方水土”这个点,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   “同学们,这些天我们来到家乡风景区拍水、画水、赏水,今天老师把它们带进了课堂,我们做个有趣的游戏――玩水。”老师打开水缸盖,教室里非常安静,老师设置的悬念,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看。”(出示课件)   实验:滴落,波动,扩散,流动。   探究:通过玩水,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顿时兴奋起来,离开座位跑至水缸,有用一次性杯倒水的,有用气球灌水的,有用塑料袋盛水并用牙签戳洞的,还有用小石头往缸里扔观察水在扩散时的状态,在教室的一角,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他们把观察发现的结果都一一记录在实验结果栏中,实验汇报得出:水的形态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多变的状况(出示课件)。   评析:把水搬进课堂让学生在愉悦合作中收获知识,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这也是新课改的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不同之处。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享受知识探索带来的快乐。   师: (打开课件)看,这些水景点,有自由奔放的广场喷泉,有微波荡漾的桃花湖,有飞流而下的罗溪瀑布,有雨后清新的山间露珠,它们形态各异,美不胜收,那么今天罗老师与同学们就把我们生活中丢弃的废旧材料变成一件件神奇的水模型艺术作品。   师:(手指课件中的画面)我们把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集中,大家小组间一起探究两个问题:①你们组的材料适合设计什么形态的水模型?②怎样设计,造型是否合适你们的创意构思?   生1:我发现用毛线、小石子、干树枝、厚纸箱皮等可设计出立体的罗溪瀑布。   师:哇!真不错,这个创意很好。   生2:我们组用元宵闪电筒倒过来做喷泉,用竹竿围成做护栏杆,加上天然色彩的卵石,可设计出广场喷泉。构成广场另一道风景的是我们在中心处用易拉罐做的一个雕塑。   师:非常独特的设计,你们组巧用废材不但能再现桃花江的美,还能提升对美的品位,原来我们的身边竟丢掉了这么多的“宝贝”。而我们要把它们做成一件件艺术作品时可采用些什么方法手段呢?   生答,师板书:撕、拼、摆、粘、挖、切、搭……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创意和制作方法,那么现在是否可动手做了呢?   生:老师我觉得不行,因为要先分工安排,这样才能合作完成。   师:太棒了!你想得真周到。(课件出示制作步骤:①构思设计;②分工合作;③制作完成;④作品展示。)   播放背景音乐,伴着音乐的旋律,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师生互动,乐在其中。   评价:教师将“主人”的地位归还给学生,将学生视为主体,面对学生收集到的废旧材料,惊讶与惊喜并存:废光碟、圆珠笔、泡沫板、沙石、竹枝等。学生真正在享受知识的探索、艺术的创造,他们的思维独特、设计巧妙,难能可贵的是整个课堂的气氛热烈,学生的兴趣极浓,的确,孩子们天生就是艺术家。   经过十多分钟的制作,一件件水模型艺术品展现在我们眼前:广场喷泉、罗溪瀑布、桃花湖……随之就进入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