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上的守望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岛湖上的守望者.doc

千岛湖上的守望者   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出生的时候,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时,千岛湖还没有大规模蓄水,新安江的支流四处蔓延,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来游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家祖祖辈辈就在船上讨生活。但等到我略微长大一点的时候,生活忽然改变了。新安江造起了水库养起了鱼,我们这样的捕鱼家庭,从此把家从船上搬到了岸上。   我们这群孩子终于能够静下心来读书了。要知道,像我们这样的渔家孩子,以往是没有固定的学校读书的,船开到哪里,我们就“游荡”到哪里。在学校里,我十分用功,数学化学都不错。中学毕业那年,恰逢千岛湖捕捞大队招工,我就被招去了。那时候我想,我的人生跟长辈们也不会有太大区别吧,总归还是捕鱼人。   1977年,我争取到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捕捞大队推荐我们去读大学(当时还没有恢复高考)。那所大学叫做上海水产学院(现已改名“上海海洋大学”),算是工农兵大学生。我们的专业是水产养殖,课程涵盖范围很广,数学、物理、生物、化学、机电、测绘、养殖、胚胎繁育……除了课堂学习,我们还有不少实习的机会。福建、江苏、上海,我们在育种场、养殖场实习实践,帮着做各种事情,了解各种情况,学习书上没有的知识。   现在想来,我们那时候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闲下来就坐到书桌旁,或者跑到图书馆借几本书看看。没电脑,也没手机,娱乐就是散步,最多出去看一场电影。   从工程师到工人   大学里,我们这帮年纪相差很多的学生常凑到一起谈论自己的理想。我那时一直有一个念头,以后一定要做一个有出息的,被人看得起的人。作为“九姓渔民”(过去对生活在钱塘江流域的水上渔民的称呼。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他们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小编注)的后代,你要是还干捕鱼这行,永远会被别人看不起,连对象都不好找。   可是毕业以后,原本对未来有点想法的我却失望了。捕捞队当时写信对我说,“搞水产,在千岛湖最有前途。是我们送你出去的,你就一定得回来,帮助建设千岛湖。”我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就暂时断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念头。   80年代初,大学生还很稀罕,我顺利地进入了水产研究所工作,先是负责新安江水库河蚌育蚌技术研究项目,一年后,又到珍珠养殖厂当起了技术员。可是,没过多久,我们的厂子因为种种原因倒闭了,在那之后,我辗转很多企业,可是,却迟迟找不到愿意接纳我的地方,心中非常苦闷。   当时已经是一名工程师的我,不得不先选择去纺织厂做一名技术员。纺织厂设备陈旧,劳动效率不高。我虽然半路出家,可毕竟读过书,基本的机械知识还懂一点。于是大胆地找到领导,建议对生产设备作一些改进。领导一听就说,“好啊,你试试!”   我着手搞了不少的技术革新,把千斤机的皮带改窄,改良捻丝机等,听起来很复杂,其实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改动,但是最终效果很好。除此之外,我还喜欢跟工人们打成一片,他们也教给了我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那时候,我就深切地感觉到,读书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在新的时代,只要你有知识,有热情,不管在哪行哪业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保水渔业”研究   当然,我的心里还是惦记着千岛湖。作为渔民的后代,又是学水产的,总归是要跟水打交道的。1998年,千岛湖的水面上漂起了绿色的水花,水体的富营养化极其严重,而鲢鳙鱼捕捞量,甚至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大家都很着急。当时,千岛湖负责技术研究的几个工程师退的退,走的走,加上其他因素,科研工作陷于停滞。于是,我被调了回来。   在新成立的淳安县水产科学研究所里,我主要负责“保水渔业”的研究工作。简单说,就是研究千岛湖的水和鱼的关系问题,即,应该采取怎样的生产模式,才能在渔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之间维持一种平衡的关系。   在千岛湖养鱼是理性的选择,既可以通过鱼儿吃掉藻类有效地净化水质,也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可是,具体该投放多少鱼苗,就要依照水质变化而定。因而水质监测,就成了我们的工作重点。整个千岛湖有5个采水点,我们把专门的水体取样器具沉下去,沉到规定深度,4米、8米、16米、25米……然后将水样带回实验室,用专门的仪器分析水的各种化学性质、藻类成分,进行翔实的统计记录。此外,千岛湖底部的泥土,也需要作定期的检测。   这样的工作既有技术的要求,也有体力的要求,每次出去往往就是一整天。采水、采泥的器具重达几十斤,并且几乎没有什么辅助工具,全凭力气拉。我为自己做了几副扁担,每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带着设备和干粮出发,去千岛湖采水,下午再将水挑回来。当地的老百姓偶尔会跟我开玩笑,觉得我干的就是渔民的活,在他们看来,我这样的工程师是不需要做这些的。   千岛湖是巨大的人工水库,人工干预如果出现偏差,很容易导致水生态失衡,直接影响鱼类的繁殖和生长。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我们的“保水渔业”发展势头良好,不光渔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整个湖面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