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抒情诗的解读策略.doc
古代抒情诗的解读策略
古代抒情诗是指除叙事诗之外的古体诗、格律诗、词与小令等文学作品。此类作品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选入篇目共139首。其中,初中阶段选入88首,要求背诵篇目60首;高中阶段选入51首,其中必修21首,选修30首。
诗是一种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古代作者在创作抒情诗的过程中,为表达内在丰富而又复杂的思想情感而采用某种独特的、跳跃性的逻辑来架构高度概括,高度凝练的艺术形象,并用高度精练的语言表达这些艺术形象。在中学语文抒情诗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之前需对诗歌进行深入透彻地解读,才能帮助学生探究该作品广阔的意义空间。
一、背景研究策略
研究古代抒情诗的背景,大致可对作者或对与诗歌内容相关的社会生活情况进行研究。
(一)对相关社会生活情况进行研究
对古代抒情诗内容相关的特定时代社会生活进行研究,为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重构诗歌感情空间提供相应的时代情景。
古体诗《氓》没有明确的作者,但是可以通过文献了解先秦时期的婚恋情况: “《诗经》时代,女性尚未被封建礼教禁锢和窒息,她们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能够主动、大胆、自由地追求爱情。”
对《诗经》时代婚恋习俗的研究,就为《氓》的解读提供了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1.“我”与“氓”是自由恋爱,对爱情的追求非常大胆,感情基础非常深厚;2.“我”的个性比较独立、心智比较成熟,在热恋之中尚未失去理智,能实时提出要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3.表现了主人公对婚姻失败根源的反思,一旦意识到婚姻不可挽回,决然做出自己的选择;4.《氓》提出一个有关婚姻的严肃话题:即便自由恋爱、有着深厚感情的婚姻,为何也会走向失败?
上述四点定位,为《氓》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思维框架,该诗的思想与情感远远超出了以往人们把它作为一首“怨妇”诗的内涵,它穿透两千五百多年的时空,与现代婚恋状况惊人地相似。教师可以据此引导学生体验《诗经》时代青年男女朝气蓬勃、自由大胆的感情生活,激起学生对于家庭婚姻生活批判性的思考。
(二)对作者相关情况进行研究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的情感倾向、思想观念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巧妙而隐含地灌注到作品中而形成自我精神存在。研究作者本人的基本情况,是探究、体验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世界的基本途径。
如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历代评论家所称道,但扑朔迷离,难于解读。如果对李清照的生平做初步的研究,便能体悟到其情感的落脚点:作者以极其诗意化的手法浓缩了自己此前的人生经历与情感积淀——少女、青年时代,在自由欢快中享受着人生的幸福美好;中年时期,与丈夫聚少离多,并因种种原因而在现实生活与精神情感生活方面饱受“冷冷清清”之苦,对渴望中的美好生活,任凭“寻寻觅觅”,再也不可得了;中年后期,遭受国破之灾而颠沛流离,处境彷徨而“凄凄”;随后,因丈夫突然去世、大部分收藏蓦然散失、自己又陷入奸人之手而“惨惨”;最后,在撰写《金石录后序》时回想起自己一生的经历,不由得悲辱交加,“戚戚”不已。理解、感受到寄情的落着点,随后的“最难将息”、“晚来风急”、“旧时相识”、 “黄花” 、“独自”、“愁”等意象也就迎刃而解。
(三)对作品中的典故、文化事象进行研究
古代诗歌作品中,常常运用典故或文化事象来表达丰富而又复杂的思想情感,它们往往成为解读作品的关键节点。如李商隐的《锦瑟》,作者连用四个典故,使得作品的意指变得抽象无着,飘忽难测。但如果仔细研究诗中的典故,还是可以略窥作者在该诗中寄寓的复杂情思。
以诗中的第一个典故“庄周梦蝶”为例。该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通过自己梦中化蝶的神奇故事,借以表现其“物化”哲学观:1.人无法明确区分真实与虚幻,生与死。如果梦真实到无法被区分,那么梦就是现实,现实就是梦;2.人生因“有待”而显得渺小无知与不自由,因而人生饱受痛苦与孤独,具有悲剧性宿命。结合李商隐的悲剧命运,可以体验到作者化用此典故所表达的绵绵不绝、无以遏制的悲伤彷徨之情:胸怀济世之志,却因牛李党争而一生蹉跎,政治上极度失意;对妻子挚爱却盛年丧妻,伤心欲绝。李商隐终其一生对政治理想与美好爱情有着近乎信仰般的执着追求,但政治上的失意潦倒,感情上饱尝感伤抑郁的凄苦,让作者感到人生的渺小和无奈。此时的李商隐,在追忆年华的过程中,已经分不清哪是关于过去回忆的虚幻梦境,哪是凄苦无助的现实生活。这又与“庄周梦蝶”时对人生的悲伤有什么不一样呢?这既不是现实的,又不是幻想的,更不是理性的,而是李商隐独特心灵的反映。
二、作品意义空间的扩张
古代抒情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空间,读者对诗进行解读的过程就是读者通过与作品进行对话,重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江国企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QGDW 11651.6-2016《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6部分:电流互感器》.pdf VIP
- YDT 5178-2017 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docx VIP
- 1到50平方表打印.docx VIP
- 《GB 18599-202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QGDW 11651.8-2016《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8部分:避雷器》.pdf VIP
- 矿井维修钳工 技师技能鉴考试题库.doc VIP
- GB50794-2012: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pdf VIP
- 2025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招聘70人(第二批)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项目1 1.1 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1)(课件)- 《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四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