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肖像画的功能.doc
唐代肖像画的功能
【内容摘要】素以“成教化,助人伦”为主要功能的中国传统肖像画,自汉代以来一直发挥着宣扬表彰、家祭供养的功能。每个时代因其思想的演变、社会氛围等因素的影响,肖像画又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唐代肖像画作为人物画的分支,由于受到统治阶级特别是皇帝的重视和提倡其发展尤为兴盛,描绘对象遍及到唐代社会的各个阶级、各个层面。文章结合唐代的社会体制和时代氛围针对唐代肖像画的功能性进行了总结归纳,认为唐代肖像画的功能性主要表现为表彰性功能、纪念性功能、记事性功能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肖像画 唐代 表彰性 纪念性 记事性
一、唐代肖像画的表彰性功能
据《孔子家语·观周》中记载,在西周明堂上画有尧、舜、桀纣的肖像,其“各有善恶之状,兴废诫焉”。由此可知,早在西周时期肖像画创作就已开始为奴隶主阶级服务,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宣传、教育功能。①此后,汉“宣帝甘露三年,单于入朝,上思股弘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又有汉“光和元年,置鸿都门学,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②等这些都是具有表彰功能的人物造像。历经春秋战国、汉魏六朝发展到隋唐,我国社会制度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并在唐代达到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而在这些朝代更替期间,历代都有图绘“古圣贤”“古列士”及当代功臣的记载。
唐代统治者吸取历史经验,利用肖像画服务于其封建统治阶级,宣扬封建道德、忠孝节义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秩序。唐太宗李世民曾下诏:“自古皇王,褒崇勋德,既勒名于钟鼎,又图形于丹青。是以甘露良佐,麟阁著其美,建武功臣,云台记其迹。”其中明确提出了利用“图形于丹青”来表彰功臣的要求。大量的文献记载表明,表现历代帝王、当朝皇帝、良臣功将、历史圣贤等人物是唐代肖像画的重要内容。当权者下诏为功臣、贤士图形,以作对其功绩才能的表彰嘉奖,使朝臣和平民百姓们在观瞻这些肖像时,生发敬仰之心,从而达到教化之目的。这种肖像画由于其表彰性质,主要被创作图形于凌烟阁、大明殿等殿阁的壁面上以供众人观瞻。除此以外,皇帝还经常命画师将受到赐封的功臣写真画于宗庙之壁以示表彰,这些都是其宣扬治乱兴废、记功颂德、用来加强统治的重要手段。凭历史记载可知,创作图形于凌烟阁活动在唐代几乎没有中断过,这也是唐代肖像画表彰性功能的历史佐证。
由于受到唐代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提倡,表彰功臣、学士及历代圣贤的写真活动在唐代发展繁荣,久盛不衰。一方面,统治者的鼓励大大地激励了画家创作表彰性肖像画的热情;另一方面,唐代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代背景也给肖像画家提供了自由开放的创作空间。这使得唐代具有表彰性功能的肖像画在范围、数量和写实技法等方面都大大地超越了前代,表彰性功能突出成为唐代肖像画的一大特点。
二、唐代肖像画的纪念性功能
肖像画的纪念性功能,主要表示对辞世之人的缅怀之意、思念之情。因此,用于祭祀的人物遗像充分体现了肖像画的这一功能。受我国自古以来的礼教传统的影响,使得国人皆尊祖重孝,讲究人子之情。为逝去的家中祖先及父母兄妹画像,以作纪念和拜祭的风气自然形成。同时,祭祀先帝、图像良吏也成为唐代的一种风尚。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肖像画久盛不衰。
唐肖像画的纪念性功能可分两种情况来理解。其一,为与本人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兄妹或是夫妻关系的人画遗像,以示怀念。如天宝年间,杨嵩珪请人画其父母形貌,③唐玄宗命人画杨贵妃像。④及中晚唐石窟壁画中出现的父母的供养画像等都是具有纪念性功能的肖像画。其二,皇帝、贵族、文人、百姓等人,因感慨于逝去之人生前的仁义贤德、丰功伟绩以及效忠之心,主动图其形容,以表达对其的敬仰之意和惋惜之情。如德宗命人画为国捐躯的段秀实像以及去世的高僧像等都属于此类功能的肖像画。
三、唐代肖像画的记事性功能
正如张彦远“叙画之源流”中所讲“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唐代肖像画除了以上所讲的“麟阁著其美”“云台记其迹”的表彰功能和被广泛用于祭祀的纪念功能外,它还体现出利用绘画图形来记事的功用。这也为我们留下了更为形象生动的历史资料。唐代一批描写政治活动题材的人物画皆体现了肖像画的这一功能。在这类人物画中,对主要人物的面部五官及表情的刻画细致入微、生动逼肖,明显具有肖像画的性质,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栩栩如生。唐朝的写真家尤其是宫中的写真高手,由于经常写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具有厚实的写真基础,因此在画一些政治性题材的记事性人物画时,会在原有的程式化描绘的基础上,加入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和人物的形象特征。此类代表如阎立本的《步辇图》《职贡图》等。《步辇图》真实记录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联姻一事。成为汉、藏民族间亲密交往的重要历史见证。历代都有的《职贡图》是记录我国封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