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docVIP

喀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喀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doc

喀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摘要】喀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却相对滞后。喀什地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注重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可从喀什的三大经济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来考虑。如今,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国19省市之力来援助新疆,喀什300万各族儿女一定会百尺竿头,迎难而上,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经济发展、生态和谐文明的新喀什。   【关键词】喀什地区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建设   喀什,又名“喀什噶尔”,是位于祖国西部一块遥远而神秘的土地。这里高山西枕,沙漠东延,巍峨迤逦的喀喇昆仑山与高耸入云的帕米尔高原交相汇聚在此,撑起了喀什地区的骨架与脊梁。这里山川壮美、物产丰饶、民风淳厚、生态脆弱。全区面积达11.2万平方千米,90%以上为山地、戈壁和荒漠。这里气候干旱,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风沙肆虐,是我国典型的大陆性温带荒漠气候区域,它的西部——帕米尔高原为典型的高山气候。全地区总人口387万,为多民族聚集地区,主要以维吾尔族居多,其次有蒙古、汉、塔吉克、达斡尔等,在全疆也算得上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农牧绿洲,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州。但自古“丝绸之路”从这里穿行而过,交通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明显。   这些年,喀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却相对迟缓,与快速发展经济态势不相适应。2009年全区地方性国内生产总值达326.4亿元,而农林牧生态产值达230多亿元,是全疆重要农牧林果产区。然而,全地区林木草场覆盖率仅为1%左右,耕地1278万亩,湿地更是远低于全疆平均水平。干旱广袤的戈壁荒山以及沙漠几乎成了喀什地区特有的环境颜色,而绿色、绿洲、河(湖)在喀什的版图上看,就像一片片丝丝缕缕的飘带或条条斑纹,漂荡在浩瀚无垠的黄色沙海中,随时都有淹没消失的危险。由于喀什南部平原和山地,随着塔里木河上游重要支流——叶尔羌河的水量逐年减少,沿河两岸灌溉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增加,整个叶尔羌河流域周围的生态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近年来,这里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表植被破坏较多,沙尘暴天气频发,土地退化沙化日益明显。临近的县、乡(镇)、农牧团场营造的上万亩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有所减弱。叶尔羌河下游至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由于塔河上游河水流量减少,一些支流断流,造成喀什噶尔平原东部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端有合拢的趋势,连接天山和昆仑山南北狭长叶河流域的绿洲面临着“萎缩”的窘境。而叶尔羌河上游由于来水减少,致使塔里木河两岸气候更加干旱,地下水位降低,原始胡杨林枯死很多。塔里木河下游几度断流,大西海子水库以下到台特玛湖河段基本干涸,兵团农二师35团和36团在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由军垦战士开垦出来的数十万亩良田正遭遇着沙逼人退的局面。整个塔河流域由于土地沙化、风蚀盐碱化趋势在加剧,河流滩涂,沿岸沼泽湿地也快速消失,马鹿、野兔、野鸡、狐狸、狼等动物已难寻踪迹,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向当地人类生存和发展发出了严峻的挑战。   而喀什地区另一重要区域——喀什噶尔河流域地区,同样面临着生态退化弱化的趋势。自古以来,这里阡陌纵横、良田万顷、果树成林、瓜甜桃香,是闻名疆外的“瓜果之乡”。喀什人民世世代代和谐相处,共同开发、战斗生活在这里,喀什市就是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里有着南疆片区最大绿洲农业生产基地。喀什噶尔河曾经支流众多,河水汤汤,滋润灌溉着这片干涸的土地。这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上冰川融化加快,雪线上升,喀什噶尔河源头及其支流减少水量在减少,有的断流。流域内几条河道及其支流也已变成了涓涓溪流,河床见底,沙石裸露,几乎无水可汲。一些河床几年前就架起了宽大的采沙船,成了建筑公司的沙石采集基地。喀什噶尔绿洲平原上百万亩良田由于耗水巨大,只有依靠分布在平原上大小水库进行浇灌。而平原水库水域浅,渗流多蒸发大,水源浪费严重。如今盖孜尔河流两岸再难见着老人们常说的芦苇重生、鱼鸟虫鸣、胡杨垂柳、浅滩湿地遍布的情境了。随之而起的是人烟稠密、城乡遍布、高楼广厦、厂房林立、烟雾缭绕、污水横流的世界,喀什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是加大开发还是禁止保护?是优先发展经济还是谋求人地和谐,社会持续发展?这是喀什地区面临的重要选择。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而构成环境的主体是生态元素,它为人类社会和环境发展提供了不竭源泉。生态系统只有保护好了,实现良性循环了,人类才能在环境中不断繁衍生息,经济才可能不断发展,社会才可能持续文明进步。   喀什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地区,秦汉时曾经是西域三十六国“南道诸国”和“北道诸国”西部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汉时期的张骞和东汉时的班超出使西域都多次走过这里,唐朝“安西四镇”中的“疏勒”便是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