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花素基因PdFT的克隆及其对牡丹成花的影响.pdfVIP

成花素基因PdFT的克隆及其对牡丹成花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4,47(13):2613-2624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4.13.013 成花素基因PdFT 的克隆及其对牡丹成花的影响 朱富勇,刘传娇,薛璟祺,王顺利,张 萍,任秀霞,张秀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摘要:【目的】克隆紫牡丹 FT 同源基因,分析其表达模式以及对紫牡丹成花的调控作用。【方法】以紫 牡丹为试验材料,通过 RT-PCR 的方法克隆紫牡丹FT 同源基因PdFT。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析 PdFT 在 紫牡丹不同组织、紫牡丹开花物候期各过程及不同处理的表达情况,并探讨PdFT 与花芽发育状态的关系。 同时,将克隆到的紫牡丹 PdFT 克隆到表达载体 pET-28a 上,构建融合表达载体 pET-28a-PdFT,转化到大 肠杆菌 BL21 (DE3 )并诱导表达。【结果】克隆得到包括完整开放阅读框(ORF )的PdFT cDNA 序列,ORF 长度为 522 bp,编码173 个氨基酸,GenBank 登录号为 KF113360。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PdFT 蛋白具有一 个典型的 PEBP 结构域,属于PEBP 家族;并且与GenBank 中已克隆的FT 同源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实时 荧光定量PCR 分析结果表明,PdFT 在紫牡丹根、茎、叶、芽中均有表达,芽中表达量最高,叶中表达量最 低。紫牡丹开花物候期各过程 PdFT 的表达分析表明,在花芽膨大期表达量最高,随着花蕾的发育,PdFT 的表达量逐渐降低。PdFT 在不同光照温度条件下的表达分析表明,短日照和低温处理均抑制 PdFT 基因的 表达。不同状态花蕾中 PdFT 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败育花蕾PdFT 的表达量低于正常花蕾。同时,GA 及去 3 叶处理均能提高PdFT 的表达量。所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经 IPTG 诱导和 SDS电泳检测结果表明,表 达蛋白与预期蛋白大小一致。【结论】紫牡丹 PdFT 与已克隆的FT 同源基因高度同源,属于FT 亚家族,在 紫牡丹顶芽中表达量最高,可能调控牡丹开花,PdFT 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为研究紫牡丹成花的分子机理奠定 了基础。 关键词:紫牡丹;FLOWERING LOCUS T;实时定量PCR;原核表达 Isolation of Florigen Gene PdFT and Its Effects on Flowering of Tree Peony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ZHU Fu-yong, LIU Chuan-jiao, XUE Jing -qi, WANG Shun-li, ZHANG Ping, REN Xiu-xia, ZHANG Xiu-xin (Institute of Vegetables and Flower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Biology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of Horticultural Crop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081 ) Abstract :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lone the homolog of FT gene from tree peony and analyze the expression pattern and the potential function of flowering locus T (FT) of flower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