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绢蒿生理生适应性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伊犁绢蒿生理生适应性的研究

伊犁绢蒿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摘 要 伊犁绢蒿(Seriphidum transiliense )属于菊科绢蒿属半灌木,在新疆集中分布于北 疆地区的平原与低山,是当地春秋放牧场主要的牧草之一。由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 件差,再加上缺乏管理、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致使该类草地退化严重;同时,导致区 域生态环境恶化,植被覆盖度减小,土地裸露面积增大,草-土-畜失衡,严重制约着新 疆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本研究通过小尺度范围内人工设定不同刈割强度试验,采取年内 多次采样方法,研究了伊犁绢蒿生理适应、构件变化和叶功能性状的动态变化及形成规 律;同时,在大尺度范围内经验性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样地,采用秋季一次性采样方 法,探讨自然状态下,伊犁绢蒿构件、土壤化学性质和分子水平对生境和地形的生态适 应;通过生理适应和生态适应两方面内容,试图揭示伊犁绢蒿的生理生态可塑性和趋异 适应机理,为草地实际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伊犁绢蒿对刈割强度的生理适应对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叶片在叶绿素、贮存性营养物质中基本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 再升高的趋势;而贮存性营养物质的茎和根系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均呈现升高→降低→ 升高→降低的趋势,根系中的淀粉含量则相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在叶片、茎和根系中 的变化规律相同,均呈现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随着刈割强度的变化,均以 C2 占有绝对优势,C0 处于劣势,说明 C2 对刈割有更强的生态适应性;2008 年各指标 含量低于 2009 年,主要原因是 2009 年降水量多于 2008 年,植株的生理适应性增强。 (2 )伊犁绢蒿构件对刈割强度的适应对策 随着刈割强度的增加,C2 能促进植株构件更适应刈割强度的生态适应,说明适度 刈割可以刺激植株的良性生长;C0 的适应性最终趋于矮化、小型化和匍匐化。通过降 低植株高度、减少分枝数、停止有性繁殖,增大地下部分根系干重等措施来适应刈割胁 迫和维持生命;刈割时间对植株影响程度不同,秋季刈割给植株带来的构件胁迫远大于 春季刈割。 (3 )伊犁绢蒿叶功能性状对刈割强度的生态适应对策 I 与 LDMC 和单个叶片相对含水量相比,SLA 对刈割强度的敏感性更强一些;对伊 犁绢蒿的影响程度春季刈割明显大于秋季刈割,且在各刈割处理中,C5 略占优势,更 能适应刈割胁迫;C0 仍排名最末,对刈割胁迫的生态适应性最差。 (4 )伊犁绢蒿构件对生境和地形的生态适应对策 从不同生境来讲,伊犁绢蒿长势的优劣基本可以确定为生长于察布查尔县的居首, 新源县、沙湾县和乌鲁木齐市的居中,奇台县的最末;5 个生境中,奇台县植株个体差 异最小,均匀性最好,生态适应性比较均匀。茎干重对地上生物量、主根干重对地下生 物量贡献率均最大,他们之间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和相同的拟合函数,且存在相同的物 质生产和积累规律。从不同地形来讲,平地和阳坡的伊犁绢蒿比丘陵或阴坡的具有更强 的生态适应性,不同地形间构件系对地上与地下生物量的贡献率和拟合函数关系与不同 生境所得结论相似。 (5 )伊犁绢蒿土壤化学性质对生境和地形的适应对策 生境和地形均对土壤化学性质有一定影响,而且各指标间也存在互动或阻碍作用, 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在土壤剖面结构上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 0-10cm >10-20cm>20-30cm,土壤 pH 值表现为 0-10cm<10-20cm<20-30cm ,土壤总 盐表现为 10-20cm>20-30cm >0-10cm;总盐和 pH 值与其他养分呈负相关关系;土壤 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均以平地>阳坡>阴坡>丘陵为主,地形对土壤 pH 值的影响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土壤总盐基本呈阴坡>阳坡>平地,规律性较强。 (6 )伊犁绢蒿遗传多样性对生境和地形的生态适应对策 伊犁绢蒿多态位点百分率为 78.4%,同一引物组合在不同群体扩增的多态性带数基 本相同。通过居群内聚类分析表明,根据地形的水热状况对植株的影响将平地和阳坡聚 为一类,将阴坡聚为一类;居群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点,说明地形对伊犁绢蒿遗传多样性 的影响大于生境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伊犁绢蒿;生态适应;生理适应;构件;土壤化学性质;叶功能

文档评论(0)

chengben00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