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看似无情皆有情.doc
看似无情皆有情
中国古典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它承载了过多的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一部中国诗歌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情感史。
古代诗歌的第一种情感类型就是悲情诗。由于封建帝制与政治腐败、科举制度与封建文化的束缚、名族冲突导致的战争等多重因素,在古典诗歌中,带有悲剧色彩的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们数量多,题材广,风格纷呈,很难作出规范而完整的分类,因此,学生在鉴赏时更觉得无从着手。故此,我们试从作品的题材和悲情的性质,将其分成若干类别,以便在鉴赏时更具有针对性。
伤怀离别类:主要包括游子思乡、亲在送别、闺妇幽怨等形式,这类作品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抒写离愁别恨,追求人生的团聚。人类作为社会化的智慧生命,其本质是喜聚不喜散,个体生命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如果脱离社会,便与野生动物没有多大差别,因此,个体生命在一定的时空内离开熟识的群体与环境,就会产生悲的情感。例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舟泊暮宿为背景抒发旅途愁思。王维的《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舒发的依依惜别之情。再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表现了对亡妻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所写的闺中的女子因离别的愁绪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于是只好上楼远望心上人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等等都是这一类别。
怀才不遇类:主要包括入仕无门、贬谪入狱、不得重用等形式,这类作品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抒写仕途失意,追求人生的豪情壮志。人类作为智慧生命,其本质是积极向上的,当个体生命的个性和力量受到压抑时,就会产生悲的情感。例如,岳飞的《满江红》用“三十功名尘与土”来感叹自己多年劳苦奔波,人海浮沉所成就的低微,一事无成也;用“八千里路云和月”来自况壮行跋涉千里的豪情。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所体现的因报国无门而感到的孤独悲伤。
忧国忧民类:主要包括忧虑时局、讽刺权贵、同情百姓疾苦等形式。这类作品的共同主题是关注家国堪虑的命运,追求民富国强。如前所述,人类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当这个大家庭出现不和谐因素,便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每个成员的命运,以致产生“同体大悲”。例如:杜牧的《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揭露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昏庸腐朽,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白居易的《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借古讽今的情怀、昔盛今衰的感慨悲叹类型的诗,无不在描绘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中寄托对现世的担忧。如,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因路过扬州,作者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引发了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古训劝谏统治者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等等。
战争灾难类:这类作品的共同主题是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追求社会升平。其悲剧性一方面是源于战争的强力破坏性,它直接导致人类生命的伤亡,另一方面源于社会矛盾(如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冲突的无休止性。例如,杜甫的《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揭露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百姓的深重灾难。
归隐避世类:这类作品表面上是抒写恬淡清雅,其实骨子里是折射封建文人的迫于种种无奈,追于一种以虚掩实的自我解脱。
古代诗歌的第二种情感类型是乐情诗。虽然中国古诗以悲情居多,但也不乏写乐情的名篇名作。我们在这里做了如下分类。
隐逸田园类:所谓大隐之隐隐于朝,中隐之隐隐于市,小隐之隐隐于野。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或书写恬淡疏朴的农村生活,或描绘优美自然的田园风光,但大多都寄托着作者脱离了世俗与官场的闲适淡泊、逍遥自在的喜悦之情。除了陶渊明的表现隐逸之乐的名篇《归园田居》、《饮酒》等,王维的《山居秋暝》也再现了一个幽冥清净的世外桃源,再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通过描绘小村青山的美景和主客交谈的欢愉,也表现出欢洽和谐之情。
寄情山水类:中国人历来热爱自然山水。感悟吟志,莫非自然。他们以人的自然之身来适应、契合于天地山水。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诗人寄情于山水还有的是由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