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多义现象浅析及教学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词多义现象浅析及教学对策.doc

一词多义现象浅析及教学对策   【关键词】一词多义 教学对策 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A-0023-02   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语,处于不同的语言环境,表达的意思有所变化:有的程度深浅不同,有的是指向对象不同,有的是词性不同,有的是表达意思相去甚远,有的甚至是表达的意思相反……这些现象,在汉语中十分普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也属常见。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课文中的含义,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读好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十分重要。为此,本文拟对课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进行一些梳理,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然后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一、一词多义现象概述   (一)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相反或词性不同。   1.意思相反的例子:骄傲   例句一: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   例句二: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   前一个例句中的“骄傲”,说的是铁罐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盲目地自高自大,暗含批评之意,属于贬义词。后一例句中的“骄傲”,充分表达了温迪对妈妈和外公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充满了“值得自豪,值得称赞”的含义,属于褒义词。   2.词性明显不同的例子:特殊   例句一: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   例句二:主席说:“……依我看,你们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五年级上册《毛主席在花山》)   两个“特殊”都含有“特别,与众不同”的意思。但是只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就会发现,它们的词性是完全不同的。前一个“特殊”,对燕子坐列车这件异乎寻常的事情,表达的是赞赏、肯定的态度。后一个“特殊”,是毛主席对警卫员给他的脱离群众的特别照顾和待遇的批评,表达的是批评、否定的态度。前者属于褒义词,后者属于贬义词。   (二)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相差较大。   1.碰壁   例句: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联系上下文,就不难发现,作者“我”说的“碰壁”和伯父鲁迅先生说的“碰壁”,含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说的是实际生活中,因为自然环境的天黑,鼻子碰到墙壁上来了;后者说的是因为社会黑暗,鲁迅先生在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了迫害和挫折。前者用的是本义,后者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借此词语来表达更深一层的意思。   2.青春   例句一: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   例句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六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前一个“青春”,指一个人的青年时期。我们常说的“把青春献给祖国”,也是这个意思。后一个“青春”,指的是春天的景物。   (三)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的表达的是词语的本义,有的用的是比喻义,有的用的是引申义,而且使用时指向对象又有明显不同。   1.新鲜   例句一: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又新鲜的水流。(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   例句二:茶水对这山旮旯的群众来说,确实新鲜。(五年级下册《毛主席在花山》)   两个例句中的“新鲜”,都含有“新的”“刚出现不久”的意思,但两者指向有明显的不同。前者用的是这个词的本义,一般是指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偏于讲对象的清新、没有受到污染、没有变质。我们常说的“新鲜的空气”,也属此类。后者用的是这个词的引申义,一般用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或现象,偏于讲对象的少见、稀罕。如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中的“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中的“新鲜”,就属此类。   2.朋友   例句一: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例句二: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   两个例句都出在六年级上册的《山中访友》。一个在文中开头部分,一个在文章的结尾。开头的这个“朋友”,按常理,都会按“朋友”的词解――“彼此有交情的人”,将它解读为跟作者有交情的人。而后一个“朋友”,经过对前文的阅读,方知指的是山中令人陶醉的奇妙无比的自然景物。前者用的是本义,后者用的是比喻义,把山中的自然景物喻为朋友,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山中自然景物的深深爱恋之情。   3.灿烂   例句一: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