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活文化”视角下的生死拷问.doc
“生活文化”视角下的生死拷问
〔摘要〕生命的形态总逃脱不了生死的两个端点,生命的历程总避免不了文化的潜移默化,生命的存在总脱离不了生活的点滴承载。如果生是前提,那么活就是核心;如果生是形式,那么活就是内容;如果生是基础,那么活就是重点,有生有活才是生活。可是如今生命本身正遭遇着生与死的拷问,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从生活文化的视角来反思生命的教育,体认存在的意义,彰显生命的价值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生活文化;生死拷问;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4-0017-03
生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人都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活,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生活中就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文化。面对着不能承受之重与不能承受之轻的生命,与生命形影不离的生活显然就成了一个无法忽视的切入点,从生活本身所形成的生活文化来追击生死、叩问生命、反思教育无疑不是一个正当时的契合。
一、生活文化之下的生命状态
(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来来往往的人总是脚步匆匆,越来越多的人处在高节奏的步调下不敢放慢前进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生活的压力正在让人窒息;越来越多的人高度压榨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越来越多的人穿梭于紧张的朝九晚五间;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生活的索然无味、节日的不咸不淡;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苦恼的深渊、郁闷的底洞。
据《生命时报》报道,十一黄金周刚过,一家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就发布了它的最新调查结果: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的,中国内地占75%,香港地区占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
(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有记者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了解到,自杀在我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而在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原因。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每年约有100多万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的人数则可能是自杀死亡者的10~20倍。我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中人有22.2人自杀,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未遂者往往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1]。
一个又一个的人因为种种原因结束了自己刚刚萌芽的生命。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余虹在生命的璀璨之时跳楼自杀;年轻有为的海子在青春烂漫的年华卧轨自杀;著名歌星张国荣在事业辉煌之时自杀身亡。马加爵案、药家鑫案、郑民生案,这一起起、一幕幕生命的血泪无不在宣誓一个严肃的话题: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二、生活文化下的教育反思
生命的意义总是在焦灼着每一个人的心力,生活与生命总是息息相关、难舍难分,这无疑是引导我们反思生命状态下的生活文化、怎样的生活文化可以引导生命的轨迹,转折生命的焦点。
(一)生活文化传统
作为一种“文化基因链”,文化传统贯穿历史发展全过程,促使人类代际、历史阶段之间保持着连续性与同一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2]。
不同的生活分割交织成了一种生活文化的传统,并在这种生活的文化中潜移默化为一种传统,逐渐指导着人们的生命进程,扭转着生命的轨迹,影响着生命的状态。
1.生活的条件化。把生命的意义只建立在一系列外在条件的达成上,以条件的达成作为生命价值的体现,就好像有人曾说:等毕业了我要去环游世界;可是毕业了,又说等我找到一份好工作了再去;找到工作了,又说等我结了婚再去吧;结了婚后又说,等有了孩子再去吧;有了孩子以后又说等孩子长大后再去;孩子长大了又有无数的事、无数的理由在等着,到了年老体衰的时候哪也去不了了,惟一剩下的只是无尽的遗憾与悔恨,很可悲也很可惜。
2.生活的孤立化。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学习是学习,生活成了孤家寡人。如果排除了工作,排除了学习,排除了所谓的生活之外的其他事之后才是生活的话,这样余下的生活空间还能有多少,于是各种忙碌、各种繁琐、各种压力接踵而来,充斥着人们的精神。在不停地追求那难填的欲壑的过程中,生活反而成了生活以外的事,生活成了一个外在的分离的客体。
(二)生活文化创生
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总会不断地发展,当生活在生活上的生命发出了一串串的警报时,生活本身其实就需要一种重新的认识,在这种新的认识与实践中得到生活文化的创生。当你把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当作生活,把走过的每一瞬间都当作生活,把所有的一切都当成生活时,你就会对生命有一种全新的视角。
(三)教育反思
任何人首先都是一个生活者。如果一种教育,让学生学会了很多,却没学会如何幸福地生活,那这种教育至少是残缺的[3]。
我们对那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文化传统中毒太深,以至于方方面面的人,都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Y0306-2018 热辐射类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pdf VIP
-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建标〔2011〕209号).pdf VIP
- 商品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合成生物学》课件.pptx VIP
- 《中国文化概况》带翻译版.pdf VIP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docx
- 2.1.2 认识地球(第2课时 地球仪与经纬网)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pptx VIP
- 二年级上册1-8单元看图写话.pdf VIP
- YY/T 0061-2021特定电磁波治疗器.pdf
-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