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docVIP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doc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差,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心理、行为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本文就其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学生问题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问题;教育;方法   就实际而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绩差、素质普遍低下,生源多样化,较多在小学、初中就是问题学生,在学习、心理等方面表现的问题更加突出。本文初步探析其问题形成原因,并提出一些教育对策。   一、中职生问题表现及心理特点分析   学生的问题复杂多样。根据我校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对其心理分析如下:   (一)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差,自觉性低,依赖心理强。   中等职校的招生条件放宽后,各种低素质学生都涌进学校来,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连升学考试都没有勇气参加,甚至有些初中未毕业就提前离开学校,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在一般同学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如“商品”这样一个概念,在这些学生看来却是难题,需要老师反反复复解释、举例子,才能有所领悟。由于成绩差,信心不足,在学习上自觉性低,离开老师的指导就不知所措,依赖性很强。   (二)自卑感强,行动退缩,学习做事不积极。   中等职校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逐年上升,如困难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学生、父母“操社会”的等。他们原本在学习、心理、性格等方面就存在诸多问题,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要求,容易产生自卑感。尤其是学业不良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肯定,经常受到批评、斥责、伤害和不公平的待遇,于是逐渐对老师产生惧怕、憎恨等,缺乏信任,对学习失去信心。从心理学角度,这类称为“习得无助感”,即表现为自尊的下降、强烈的失败感、学习消极、不愿作出努力。这些学生自认不如别人,不愿与其他人交往,不爱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不愿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竞赛。   (三)封闭自己,有社交困难。   除了家庭条件比较好和成绩优良的学生之外,有不少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社交困难。尤其是部分学习困难生和大多数贫困生及带有残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身体等原因,害怕交往给自己经济带来负担,害怕被嘲笑等,因而怯于与其他同学和老师交往,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封闭自己,不敢与人沟通,不敢参与集体活动。交往能力缺陷导致与学校培养的人才目标相差甚远。   (四)心理矛盾冲突过强,情绪激烈,行为走极端。   中等职校“问题学生”存在诸多矛盾心理和行为。诸如自我评价方面,要么盲目自大、自我为中心,要么自暴自弃丧失信心、悲观消极;对周围充满敌意又渴望被人理解和被人爱;对集体远而避之又对其有依赖性;争强好胜又过度自卑;情绪极其忧郁,“喜怒不形于色”,但一旦有烦心事就一触即发,表现得十分激烈,行为往往走极端。长期受到诸多矛盾心理煎熬,形成扭曲的性格和偏常的行为。   二、中职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经调查,我们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大多数来自特殊家庭: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缺失家庭教育的家庭。此外也与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和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有关。   (一)家庭贫困而引起的自卑心理。   我校的贫困生大多数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存在较多的基本生活困难。进人中等职校后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其他的杂费,增加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在经济压力下,加上自身认识不足,这些学生产生如焦虑和紧张、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过度自卑、自我评价偏低等心理问题,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   (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引起的不良行为。   学生的问题也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有关。有些家长溺爱娇惯,造成学生独立性差、胆小、退缩;有些家长自己有不良行为影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争强好胜,任性。有些家长失去对孩子的信心和希望,干脆放任自流,把孩子推往学校。当孩子最需要亲情和关怀时,父母无暇顾及,导致学生产生不良行为或行为异常。   (三)教师教育不当引起的心理问题和过激行为。   中职校小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偏爱优等生,歧视问题生;对问题学生不关心、不尊重、不了解,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辄就训斥,这样刺激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1.学业上和交往上遭受的挫折导致学生过度自卑、自暴自弃行为。   中职生的问题行为绝大多数都由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差、厌学所引起的。他们在来职校之前已经是学习上的失败者,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在班集体和家庭中常常被歧视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而他们对同学和老师存有戒心,更不愿意与成绩好的同学交往。他们长期处于这种不良地位,慢慢地形成自卑和自暴自弃心理。   2.不适当的“自我防卫机制”导致行为偏常。   学生出于维护自尊的心理需求,在与同学有摩擦时采取打击报复,叫人打架等;受老师批评时,本能地用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