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康师傅方便面分销渠道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路 第一、讲康师傅方便面渠道发展概况 第二、重点讲分销渠道变革 通路(渠道)精耕制 第一阶段(链接5) 1992-1994:“国营制”的分销渠道 1、背景:此阶段的市场特点是供不应求,对分销渠道方面的投入极少,国家经济体制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2、渠道形式:康师傅方便面在此时的分销渠道以“国营的批发站和供销社系统”为主, 国营批发站----各国营商店----供销社食品站 3、优势 第一 (12字箴言)降低运输成本 、迅速抢占市场 为嘛,落后就要挨打呗! 第二(一句话) 加强生产管理即供应链后向整合 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拓展 垂直非一体化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快速发展与广泛运用也促成了垂直整合的土崩瓦解, 运用ICT 交易、沟通成本大幅降低。 与垂直整合相比,公司间的交易成本更低,于是出现了垂直非一体化。 此效应即为著名的“寇斯法则”(Coases Law), 亦被称之为“公司递减法则”(Law of Diminishing Firms)。 启示 这个法则说明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 公司唯有不断的缩小规模,减少管理成本, 方能生存。 第二阶段(链接5) 1994-1998:“大经销商”的分销渠道 背景: 1.改革开放的潮流席卷大部分地区,各地掀起了改革的热潮,分销渠道也正发生着改变,个体经营制、民营制登上历史舞台 2.城市化————专业批发市场出现 渠道形式: 厂家只和外埠(bu)经销商、物流经销商交易,其余自主进行。 渠道精耕第1阶段 经销分销”和“直营分销”(链接) 原因:“大经销商制”的弊端阻碍了康师傅方便面的进一步发展 康师傅的新产品难于推向市场,产品结构单一化的状况越来越严重,窜货使得企业和经销商的利润越来越薄 3种模式图解 第二阶段 收缩阶段 和第一阶段没太大差别,取消对大部分的“CC”的服务,将部分地方客户纳入“直营”通路,直辖市、珠三角五市及其他省会城市成为“直销点” 1.原因: A.2005年开始,方便面行业面临着严重的成本压力,原材料成本急速上升 B .分销渠道覆盖面扩大,使公司管理成本和配送成本急剧上升。 2.渠道缩小、定位: 每个一级城市设立2-5个DC经销商, 二级城市设立1个经销商 DC主要起物流作用,负责配送到下游的经销商。 直营分销渠道模式基本保持不变,要求各区域对直营渠道零售终端要做到100%人力服务 * “康师傅”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是非常成功的: (1)1992年推出的方便面一炮打响,成功的营销手法是产品的准确定位和广告的成功. (2)1996年以前“康师傅”的成功关键在于 A国内方便面市场竞争对手相对较弱,渠道竞争不强的时候迅速完成全国生产基地的合理布局, B 降低运输成本和快速物流的方法迅速的抢占市场, C 同时配套生产厂的建设(即供应链的垂直整合)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并成为方便面的第一品牌. (3)但在1996-1998年期间由于多元化的拓展不顺利,使康师傅债台高筑。 康师傅方便面渠道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是第一阶段是1992-1994年:“国营制”的分销渠道,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国营各级批发站和供销社系统进行销售,由国营批发站和供销社系统向下配送到各国营商店、供销社、食品站。 (链接7) 第二阶段是1994年—1998年:“大经销商制”的分销渠道,厂家只对地区级经销商交易,再往下的分销就是由地区经销商负责,厂家的业务员极少,主要负责并监督经销商的经营。 康师傅方便面渠道发展概况 第三阶段是1998—2002年:“通路精耕制”的分销渠道,1998年,康师傅首次将其分销渠道划分为“经销分销渠道”和“直营分销渠道”两种,重点是“经销分销渠道”。 链接14 第四阶段是2006年——至今:“精准式行销”的分销渠道,经销分销渠道和直接分销渠道。 链接24 如上图 1.通路层次过多。通路过长,经销商中转次数太多,延误了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时间,提高了公司的流通费用和产品价格; 2.经销商、批发商落后的“坐商”经营方式。经销商缺乏开拓市场的主动性,影响了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升。 具体表现: (1).铺货率难于增长 (2).货流控制不力 ( 3).市场价格难以控制,窜货 ( 4).新产品推广不易 忽略分销渠道的建设和管理 内因 交通的发展 外因 传统渠道随之经济发展 多元化扩张 市场不断 开放 生产基地建设 新渠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