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寒地春油菜菌核病流行分析和监测防御体系.pdf
福建农林大学顾卜论文
摘要
春油菜菌核病在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发病普遍,1996年该病害发病率
右。油菜菌核病已经在生产上造成重大损失,成为发展油菜生产的障碍。
寒地春油菜菌核病菌子囊盘于六月中旬在田间始见,其数量在6月下旬、7
月中上旬和下旬出现三次高峰,当雨量充足时可持续保持较高水平。逐步回归
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同前三天的相对湿度和降水量,调查同前十天的相对湿度和
降水量是影响田间子囊盘数量的最主要因素。利用8个气象因子建立了子囊盘
数量的逐步回归模拟方程和BP神经网络系统模型,模型的拟合效果好,对2003
年予囊盘数量的预测也较为准确。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同前三天内降水量、调查当天的子囊盘数量和
调查同前三天的相对湿度是影响田问空中孢子量的最主要因素。建立了空中孢
子量的10因子逐步回归模拟方程和21因子BP神经网络系统模型,得到拟合
效果很好的数学模型。
田问花朵发病始于6月下旬,7月上旬达到高峰期,此时也是油菜盛花期。
油菜叶片于7月初开始发病,在7月中旬达到高峰期,随后逐渐下降。油菜茎
秆于7月上旬开始发病,此时为土表菌核萌发直接侵染造成,发病率低,增长
极为缓慢。7月下旬以后进入快速增长期,直到收获。
利用全部环境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得到了6个与茎秆发病率显著相
关的气象因子并建立了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花期的气象因子对茎秆发病影
响最大,利用花期各气象因子建立了茎秆发病率的回归模拟方程和神经网络模
拟模型.可用于田间流行预测,上述模拟模型对2003年进行预测的预测结果均
较好。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春油菜菌核病综合防治体系。实践中效果较好的
措施包括:合理轮作、垄作、中耕以降低田间菌核数,选择地势较高的F日块种
植,合理密植和施肥,防止倒伏,适时晚播,控制杂草以改善田间环境,在关键
时期进行药剂防治。药剂试验结果表明: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
防效达到89%,施用剂量以1.5公斤/公顷最为经济有效,在盛花期和终花期喷
施对茎秆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盛花期喷药对减轻叶部病情效果最佳。
在收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组建了油菜菌核病综合治理专家系统,
系统提供了油菜菌核病简介、病原菌及其致病机制、寄主及抗病性、病害流行
与预测预报、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咨询内容。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病害规律,病害预测,专家系统
福建农林人学坝I:论文 1I
————————————————————————————————————————————‘————————————————————————一
Abstract
diseaseonthe
the showed:sclerotiniose
Theresultsof study springrape
areaof occurrencerateofthe
innorth—west
distributed Heilongjiangprovince.The
morethan80%in1996.In
is seriousareaitcanreach
disease
30—60%generally,in
diseaseratewas33%.
2003,the
ten ofJune.There
The ofthe inthemiddle
appears day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因重组白眉蝮蛇去整合素Adinbitor及周边序列定点突变体功能研析.pdf
- 增加贫困山区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以巩义市为例.pdf
- 壳聚糖的双重改性及其产物表征和应用性能的研究.pdf
- 复发性肝包虫的生长规律及影响因素.pdf
- 复方黄连乳膏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和实验的研究——中医外科211工程立项子课题之一.pdf
- 外源酶制剂应用于鲜烟叶及其粉碎培养效应研析.pdf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因素、饮食特点及和糖代谢关系研析.pdf
- 多排螺旋CT眼眶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的研究.pdf
- 多臂螺旋波在外界扰动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其漂移行为.pdf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其相关耐药基因的初步的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