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应性鼻炎动物型血一氧化氮和鼻黏膜一氧化氮合酶的动态观测
中文 摘 要
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血一氧化氮和鼻勃膜
一氧化氮合酶的动态观测
摘 要
目的
本实验以大白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白鼠进行变应性
鼻炎造模,并对造模成功的一组大白鼠变应性鼻炎进行治
疗,取变应性鼻炎各阶段的大白鼠静脉血和鼻勃膜,通过测
血中NO和鼻勃膜中总NOS的含量,观察在变应性鼻炎中
血清NO和鼻豁膜NOS总)含量的变化与变应性鼻炎发生、
发展与转归过程的关系。从中寻找其规律性,以便充分认识
在变应性鼻炎中NO的规律。
方法
选取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
分别为正常指标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治疗
组。正常指标组不用任何处理,取标本。实验((1)组在造模过
程预致敏的第4天取材;实验((2)组在造模过程鼻腔内用卵清
蛋白激发致敏阶段第3天取标本;实验(3)组于致敏成功出现
典型的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时取标本;治疗组是在致敏成功,
出现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后,停用致敏药物,应用抗过敏药物,
至变应性鼻炎症状完全消失后再取标本。变应性鼻炎制作方
法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预致敏阶段,取卵清蛋白
0.3mg、佐剂氢氧化铝30mg加生理盐水溶成1毫升悬液进行
腹腔内注射,隔日一次,共7次:第二阶段为鼻腔内卵清蛋
白激发致敏阶段,是从第 15天起,取5%卵清蛋白液体50
中文 摘 要
III滴鼻,每日一次,共7次。变应性鼻炎造模成功的标志:
出现典型的症状,有打喷嚏、流涕、前爪搔抓鼻部等。取标
本操作方法:1抽取大鼠静脉血,用 1%水合氯醛麻醉后,
开胸,抽取右心室静脉血约1.5m1,3000-4000转/分离心,取
血清一30℃冻存。2取鼻豁膜:把大鼠左心室切开,放血处死
后,剪开鼻背及软硬鳄,取鼻豁膜,称重,加9倍生理盐水
后匀浆,1000转/分离心,取上清液一30℃冻存待测。测试方
法:血清NO的测定方法,采用南京建成公司提供的NO试
剂盒 (酶法)和756型分光光度计;鼻勃膜用NOS(总)试
剂盒和考马斯亮兰试剂盒及分光光度计,均严格按照说明书
操作,测试两种样品的吸光度。通过所给的公式计算得出
NO在血清中NOS(总)在鼻豁膜中的含量口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用Y1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9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具有极显著
性。
结果
1血清NO含量的变化,实验((1)和实验((3)组均极显著地
高于正常指标组,但实验((1)组和实验((3)组之间没有差异性。
正常指标组,实验(2)组和治疗组均低于前两组,差异有极显
著性,但他们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2鼻豁膜总NOS含量的变化:实验(1)组和实验((3)组,
治疗组均高于正常指标组和实验(2)组。其中实验(3)组含量最
高。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意义。实验((1)组和治疗后组没有差异
性。实验(2)组和正常指标组含量相当,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结论
NO在鼻腔的生理和病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生理状
一一 一 .一 -一 一一 一一 一.-
z
中文 摘 要
态下鼻腔豁膜一定含量的NO有维持正常纤毛运动,刺激薪
液分泌功能。鼻窦内有高浓度NO对鼻窦保持无菌性起作用。
但在AR时,鼻豁膜及窦腔内NO显著增高,过高的NO则
会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勃膜损害。探讨监测AR时NO浓度
变化的途径将有助于掌握和控制NO的变化。有研究证明,
在AR中血清NO浓度明显升高。另外有研究血中NO的升
高与外周血白细胞iNOS-mRNA有关。
本实验通过动物模型检测了在AR致敏过程和应用抗炎
抗过敏药物治疗后的不同阶段血清NO浓度的变化及鼻豁膜
NOS(总)活性的变化。发现血清NO浓度变化在致病过程
中有波动,在治疗后明显下降。Miller等研究发现AR经肾
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次人工全髋关置换术后早期发生脱位肺栓塞和深部感染的临床观察.pdf
- 利塞膦酸钠防治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pdf
- 利多卡因对腹腔手术病人异丙酚靶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pdf
- 利多卡因与甲基的松龙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对比研究.pdf
- 初诊2型糖尿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及血糖和体脂含量的相关性研究.pdf
- 前、后交通动脉与willis环血流变异的分析.pdf
- 利福平抑制α-触共核蛋白聚集作用的实验研究.pdf
- 前交通动脉瘤的微外科手术治疗.pdf
- 前列腺体积参数良性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的关系.pdf
- 前交叉韧带重建止点定位及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pdf
- 变应性鼻炎及鼻肉患者外周血il-4,ifn-γ的流式细胞分析.pdf
- 口服活性炭对有磷中毒患者胆碱酯酶活性恢复的影响.pdf
- 口服避孕药mecilon和minulet避孕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接受性开放、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北京协和医院分中心试验研究.pdf
-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及cd14基因多态性分析.pdf
- 口服祛白方剂配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pdf
- 可溶性血管内皮长因子受体1和膜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在子痫前期及子痫中的变化及意义.pdf
- 右美托咪啶复合啡静脉自控镇痛对食管癌术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pdf
- 右美托咪啶预防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压增高及并发症的研究.pdf
- 右上肺静脉隔离迷走神经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pdf
- 右半结肠癌小淋结检出和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