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致弱日本血吸虫蚴诱导小鼠免疫保护机制研究
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小鼠免疫保护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小鼠免疫保护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血吸虫病是世界上威胁着约 2 亿人口健康的一大重要寄生虫病。尽管化疗在
我国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很好作用,却面临着再感染及抗药性等问题。研制发展血
吸虫病疫苗是理想的防治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关血吸虫
病疫苗候选抗原的研究有了重大进展,其中 WHO 所挑选的六种抗原即 Sm97、
GST、rIrVs 、Sm23、TPI 和Sm14 已在指定独立实验室的深入研究发现这6 种最具
希望的血吸虫候选抗原分子,在小鼠均不能稳定获得 40% 以上的保护力,因而这
些抗原可能并不是合适的疫苗分子。
血吸虫病疫苗发展的另一条替代途径和策略是诱导自然感染状态下并不正常
出现的免疫应答,以期产生高水平的保护力。研究表明,致弱血吸虫尾蚴疫苗是
所有用于研究血吸虫疫苗中保护力最强的,而致弱尾蚴是在入侵早期即局部皮肤、
皮肤淋巴结和肺部引起免疫应答强有力的刺激因子并诱导了保护性免疫。一般认
为,在血吸虫感染人体的整个过程中,宿主免疫应答发展至少经历 3 个变化的时
相,于感染后最初的3~5 周,宿主暴露在移行中的未成熟童虫刺激中, 呈现Th1
优势应答,至第5~6 周,当成虫开始产卵时,Th1 应答降低,并呈现Th2 优势应
答,在随后感染进入慢性期,Th2 应答受到明显调节;辐照致弱尾蚴进入体内后,
不能发育为成虫并产卵,在此过程中,致弱尾蚴虫体的形态结构、发育、生物学
行为(移行速度)以及抗原成分与正常尾蚴相比,均发生明显的改变:尾蚴口腹
吸盘肿胀;体部收缩;尾端呈皱褶状变化;神经肌肉的协调性破坏,在皮下滞留
的时间延长,其体内的移行被“截”短,一部分停留在皮肤,其余的最远可移行至肺。
致弱尾蚴在移行至主要免疫系统之前,例如脾、胸腺等前需要在体内移行一段距
离,其保护性反应主要从皮肤、引流淋巴结到肺引起的各种效应反应的综合结果,
这三个部位引起的多方面免疫反应,包括从Th1 有关的细胞调节活动到Th2 涉及的
抗体应答对保护力至关重要。加大辐照剂量后致使仅局限皮肤期移行的致弱尾蚴
I
中文摘要 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小鼠免疫保护机制研究
并不能有效的诱导免疫保护作用,故致弱童虫在肺期的移行对诱导有效的免疫效
显得更为重要。最近研究比较UV 辐照致弱曼氏血吸虫尾蚴与Sm23 (曼氏血吸虫
膜蛋白)诱导小鼠(C57BL/6 )产生的保护力及其免疫应答的异同,两组的保护力
分别为 60%和 45% ,明显的不同出现在肺期炎症应答,致弱尾蚴免疫组肺期炎症
反应明显,单核细胞聚集在炎症灶附近,并与移行的童虫相关。以上结果亦显示,
肺可能是产生高保护性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
树突状细胞(Dentric cell, DC )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 ,在先天性、获得性免疫间起着较好的桥梁作用。CD11c 分子
是分子量150kD 的αX 亚单位β2 整合素家族成员,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树突状细
胞的特异性标记物,也是是DC 成熟重要的表面标记之一,其表达强度能部分代表
局部组织中DC 的聚集。T 细胞是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针对非己物质的排异反应
强度主要由其所引发的机体免疫系统激活程度决定。T 细胞活化程度是判别机体免
疫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CD25 分子量gp55kD ,又名IL-2R α,组成高亲和力IL-2
受体,促进T 细胞的生长,是活化T 细胞表达的重要标志性分子,检测该分子表
达则可反映T 细胞活化情况[7] 。本研究在建立紫外线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
BALB/c 小鼠模型基础上,着眼于免疫小鼠早期免疫应答阶段——致弱尾蚴感染小
鼠后在肺部滞留引起的免疫病理改变及其诱导可能免疫保护机制研究,对脾、肺
组织细胞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11c 的表达与T 细胞激活程度等应答特征分析,
研究对致弱尾蚴免疫小鼠模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肺期童虫诱导的肺组织免疫病理
反应及其所诱导的 T 细胞在脾等免疫器官与外周血中免疫应答特征。此外,本实
验延长观察时间到致弱尾蚴免疫小鼠攻击感染 6~8w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肿瘤患者pi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pdf
- 肿瘤增敏药物的敏作用及机制研究—机体生物小分子物质与肿瘤对射线和抗癌药物耐受的相关性.pdf
- 肿瘤标志物cecam1、muc4、ca199、ca242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pdf
- 肿瘤特异性ct联合胸腺肽α1体内肿瘤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pdf
- 肿瘤科临床护理家课程设置和角色职能的研究.pdf
- 肿瘤睾丸抗原mge-a1、ssx、ny-eso-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pdf
- 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检测对辅助诊断恶性肿瘤的意义探讨.pdf
- 胃痛消痞方对肝脾虚型fd大鼠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的影响.pdf
- 胃旁路术后脂联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控制及对胰岛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pdf
- 胃癌ajcc第版与第7版分期的比较及其与预后评估的相关性研究.pdf
- 舒芬太尼对自发高血压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收缩功能的影响.pdf
- 艾塞那肽对球囊伤髂总动脉大鼠血管炎症作用的活体研究.pdf
- 芬太尼与舒芬太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pdf
- 芳香化酶p45、黏附分子cd24及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pdf
- 荧光原位杂交与色体核型技术在儿童恶性血液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pdf
- 荧光标记公用引片段长度差异复合扩增21个snps位点的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的研究.pdf
- 药物诱导大鼠骨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实验研究及鉴定.pdf
- 营养代餐对轻体劳动女性减肥过程中体质的研究.pdf
- 荧光定量pcr定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游离的ebv-dna.pdf
- 药物支架联合盐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