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择性椎板切除合椎体成形治疗腰椎压缩骨折伴有椎管狭窄症
目 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3
研究论文选择性椎板切除联合椎体成形治疗腰椎压缩骨折伴有椎管
狭窄症
前言……………………………………………………………………………………66日U舌………………………………………………………………………………………………
资料与方法………………………………………………………………7
结果………………………………………………………………………………………………8
附图……………………………………………………………………..10
附表……………………………………………………………………..13
讨论…………………………………………………………………………………………….14
结论..:………………………………………………………………………………………….17
参考文献………………………………………………………………..19
综述 腰椎压缩骨折伴有椎管狭窄症的治疗选择………………………20
致谢………………………………………………………………………………………………31
个人简历……………………………………………………………………..32
中文摘要
选择性椎板切除联合椎体成形治疗腰椎压缩骨
折伴有椎管狭窄症
摘 要
目的:探讨一种术式的临床疗效,即1期选择性椎板切除联合椎体
成形术,研究该术式对早期缓解骨折疼痛、恢复神经功能、改善腰部活
动度、复位椎体高度等临床效果,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近期
腰椎退变情况,综合评定该术式对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伴有腰椎管
狭窄症患者的短期临床效果以及手术安全性。
择性椎板切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3例患者。年龄68—74岁,平均
71.2岁。其中男8例,女15例。1个椎体骨折21例,2个椎体骨折2
例。L1.L5分别为2例,3例,6例,7例,7例。患者全部为1个节段
腰椎管狭窄,L2/34例,L3/49例,L4/55例,L5/S15例。中央管狭窄
(矢状径50%)12例,侧隐窝狭窄6例,神经根管狭窄5例。分别在
术前、术后1周及2年记录VAS评分并评定骨折疼痛缓解情况。腰部活
动度:在术前、术后1月、2年用量角尺测量患者腰部活动度。0级:腰
级:腰椎前屈150。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治疗前后JOA评分。椎体
高度恢复与再发骨折情况:在随访时量x线上病椎前、中部,了解压缩
椎体的复位及再发骨折情况。术后与术后2年MRI对比了解临近节段退
变情况。
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全部患者随访2年~2年半,平均26.3个
入量根据术中透视情况调整。术中出血平均约301.4±20.3毫升。伤口均
1期愈合,23例患者均未出现骨水泥渗漏入椎管的现象。麻醉清醒后下肢
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5-6周大小便恢复正常,下肢肌力和肌张力逐步
恢复,但部分术前严重的椎管狭窄患者仍存留肢体麻木及痛温觉减退。
卧床7~!o天后佩戴腰围适当下床活动。椎体前缘,术前21.3±
中文摘要
后2年发现临近节段退变,l例患者术后半年发生非临近节段椎体压缩
骨折。
结论:1期选择性椎板切除联合椎体成形术的优点是手术时间短、
出血少,适合不能长时间耐受术中全麻和出血的老年人。手术改善患者
骨折疼痛、腰部活动度、神经功能、加固病椎效果明显。两种手术方法
相结合,治疗这类疾病,最大限度保护脊柱稳定的同时有效避免老年人
内固定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该手术方式能解除神经受压,又可于术中
探查,避免渗漏.是一种治疗伴有腰椎管狭窄症状的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
性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腰椎管狭窄;椎体成形术;椎
板切除术
英文摘要
Selective combinedwith
laminectomy percutaneous
inthe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血管内皮生长因及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pdf
- 血管内皮生长因与内皮抑素在高氧肺损伤早产鼠肺组织中的变化及意义.pdf
- 血管内皮生长因和转化生长因子a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pdf
- 血管内皮生长因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pdf
- 血管内超声与血比值评价冠心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pdf
- 血管加压素与肾腺素联合应用于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疗效研究.pdf
- 血管性痴呆小鼠马神经元突触及第四脑室外侧隐窝的超微结构变化特征研究.pdf
- 血管性血友病因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测定的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的研制及临床应用.pdf
- 血管活性肠肽瘤例临床报告.pdf
- 血管生成因子vgf、ephrinb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