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溶质在离子液体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的规律研究要点.ppt
有机溶质在离子液体中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的规律研究 汇 报 提 纲 1 2 3 4 课题背景与意义 课题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方案与思路 课题研究进展与安排 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课题背景 在现代化工工业中为了得到高纯度的有机溶剂,需要对某些共沸体系(例如乙醇-水体系)进行分离。对共沸物的分离需要采用特殊的分离方式如:共沸精馏、溶盐精馏、萃取精馏等。 共沸精馏 溶盐精馏 萃取精馏 需汽化夹带剂,能耗大 固体盐回收困难,易堵塞管道 与前两者相比相对有优势,但需选择合适的萃取剂 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课题背景 课题背景 离子液体的特性: ILs种类多,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萃取剂? 研究意义 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溶质在离子液体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对选择萃取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的工作一方面通过实验系统地测定溶质在离子液体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以丰富数据库,为特定的分离任务选择合适的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提供基础数据;另一方面,我们尝试通过对离子液体结构和离子液体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对离子液体的选择性进行预测 研究内容 2 研究的内容 用反相气相色谱测定常见有机溶质在离子液体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 结合文献数据作图观察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与离子液体和溶质分子结构的关系。 总结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的变化规律。 从分离角度评价离子液体的性能。 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研究思路 实验前期准备 制备色谱柱 开始用GC测定 tG tR 用文献中的公式计算 计算选择性 整理文献中已测 数据和实验所得数据 评价离子液体在分离过程中的性能 总结 与溶质结构的关系规律 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研究方法 图1:无限稀释活度系数测定装置图 (1)载气钢瓶;(2)钢瓶减压阀;(3)色谱压力总表;(4)柱I的柱前压力表;(5)U型压差计;(6)柱II的柱前压力表 (7)进样器;(8)检测器;(9)皂膜流量计;(10)实验记录仪;(11)柱箱温度探测器;(12)进样器;(13)大气压力表 实验装置: 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色谱柱的制备步骤: 选固定液 选载体 溶剂溶解 过筛 涂布 除溶剂 装柱 老化 使用 研究方法 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色谱柱的制备: [BMMOR] [TCM]溶解在甲醇并分散在担体 Chromosorb。涂布后将溶剂用旋转汽化仪汽化。称量固体支持物和固体相的质量,精确至+0.0001g。溶剂装柱分别为44.96%(9.7mmol)和50.08%(11.7mmol) 研究方法 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研究方法 首先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离子液体以及担体,并先将离子液体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溶剂(甲醇或二氯甲烷)使之完全溶解,把称量过的担体徐徐加入烧杯中,小心摇动使之混合均匀,在室温附近(290一295K)下采用旋转蒸发仪让溶剂慢慢蒸出,待溶剂快挥发完时,将温度升高至353K左右,使溶剂挥发干净。 本实验中的固定相为离子液体,其几乎没有蒸汽压所以本实验采用的是泵抽装柱法。在柱子的一端装入玻璃棉,与真空泵、缓冲瓶以及干燥器相接。将干燥器与泵相接。色谱柱的一端接缓冲瓶,另一端接小漏斗,用泵抽气,在小漏斗中徐徐加入固定相,轻轻的的敲打色谱柱,直至固定相在色谱内填充均匀紧密,取下小漏斗再用玻璃棉将柱口塞住。 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研究方法 实验过程中,以99.999%的H2作为载气,气体流量采用皂膜流量计进行测量, 流量控制在24~26cm3/min,选用秒表进行测量,测量误差小于0.5%。进样器、 检测器的温度为423.15K,柱箱温度分别为323.15K、333.15K、343.15K和353.15K,温度控制精度为士0.1K。Pi用U型压差计测定,Po近似为大气压力,压差采用U型压差计(内装水银),偏差为土0.2kpa,大气压采用数字大气压计,测量偏差为土0.1kpa 。色谱柱的压力降(Pi-Po)在50一120kPa之间。相同条件下停留时间重复测试偏差小于士0.05min,进样量为0.1一0.7uL,进样量很小足以保证接近无限稀释的情况。 GC使用方法: 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研究方法 计算公式: 压力修正项 流量修正 溶质(1) 载气(2) ILs(3) n3 柱填料中Ils的摩尔量 VN 溶质的净保留体积 溶质在温度T时的饱和蒸汽压 溶质的摩尔体积 平均柱压力 Pi 入口压力、 PO 出口压力 UO 柱出口流量、U 流量计检测的流量 T 柱温、 Tf 柱出口温度 PW 水在Tf时的蒸汽压 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参数的分析: 可设计参数:T,Tf, 直接读取参数: tR,tG,Pi,Po,U, 计算参数:n3,Uo,VN,PW, , , ,B11,B12 其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