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内皮因子变化对心肌灌注水平及左室重构的影响.pdf

急性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内皮因子变化对心肌灌注水平及左室重构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内皮因子变化对心肌灌注水平及左室重构的影响

中文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 内皮因子变化对心肌灌注水平及左室重构的影响 摘 要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LVRM)是 影响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AMI后快速有效的再灌 注治疗能有效地防止、改善LVRM。然而,AMI急诊介入治疗 (PCI)后,即使心肌梗塞溶栓治疗(TIMI)分级达到3级,仍 有相当部分患者发生LVRM。本研究通过观察AMI患者急诊 PCI前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一氧化氮(NO)动态变 化,评价AMIPCI后血管内皮细胞因子与心肌组织灌注(TMP) 分级和心脏超声心动图之间的关系,探讨PCI后血管内皮细胞 功能在LVRM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03年6月至2004年10月间, 首次前壁AMI发病12小时内行直接PCI治疗的连续观察患者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缺血性胸痛持续时间≥30分 钟,且不能被口服或静点硝酸甘油所缓解;(2)ST段在2个及 2个以上胸前导联抬高≥O.2mv或在2个及2个以上肢体导联 PCI 抬高≥0.1mv;(3)肌钙蛋白T、I和/或心肌酶谱升高;(41 3级;(5)患者及 开通梗塞相关动脉(IRA)前降支后血流达TIMI 家属同意手术治疗。排除非Q波性心肌梗死、右室梗死及陈旧 心肌梗死,既往PCI治疗史、冠状动脉搭桥史者、术前溶栓治 疗、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0%,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脏瓣膜病、 缺血性心肌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分组所有入选者均进行急 中文摘要 诊PCI治疗后的TMP分级,将TMPO~l级者分为心肌灌注 不良组19例(男14例,女5例,平均年龄61-3l-4-13.22岁), TMP2~3级者分为心肌灌注良好组57例(男45例,女12例, 平均年龄59.47+13.85岁)。样本收集及测定患者入院后即刻 及PCI后1月、3个月,抽取肘静脉血5ml。采用亚硝酸还原 酶法测定血浆NO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血浆巾vWF水平。超声心动图分析于发病后1月、3个月, 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改良Simpson法观察左室舒张 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并计算左室 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 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CI技术采用Judkin’s导管技 术,通过右股动脉为穿刺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血 管成形术的成功标准为:梗死相关血管残余狭窄10%,血流达 到TIMI3级。造影剂均采用优维显370。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 析按Gibson等的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肌组织灌注 (TMP)分级进行评价:TMP0级,造影剂不能进入微血管: TMP 1级,造影剂缓慢进入微血管,但不能清除,下一次注射 时仍显影;TMP2级,造影剂延迟进入微血管并缓慢清除,在 冲洗阶段结束时仍存在强的显影,(在冲洗阶段的3个心动周 3 期后仍有强的显影,其强度没有或仅有轻微的减弱);TMP 级,造影剂正常进入微血管并正常清除,在冲洗阶段结束时已 无显影或仅存在轻/中度显影(在冲洗阶段的3个心动周期后 已无显影)。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ll.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统 计分析。首先进行组间均衡性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f-、±s)表示,组间差异应用非配对t检验,组内差异应用配对 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部分变量间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中文摘要 法计算相关系数。采用Logistic回归对LVEF主要影响因素进 行分析。pO.05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果:1.入选患者两组之间一般情况和介入相关参数比 在心肌灌注不良组与心肌灌注良好组均尢显著性差异(P 0.05);心肌灌注不良组术后1月、3个月时vWF虽有所下降, 但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137.94±45.12VS.123.07±44.20,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