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于提取了两个因子,因此,用方差分析表中的第一主成份特征值和第二主成份特征值,归一化后,做为相应因子的权数。第一因子的权数为:3.727/(3.727+0.176)=0.9549;第一因子的权数为:0.176/(3.727+0.176)=0.0451。 用此权数对两个因子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并按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得到如下结果(在EXCEL作): 结果表明:按所选四个指标衡量,上海、北京、天津依次名列前三,而贵州、西藏、甘肃分列倒数三名。山西位居第十五,属于中等水平。 第二种构权方法: 用原始指标作为评价指标,第一主成分的变换系数构造权数 由于第一主成分代表了原始变量的绝大多数信息,而第一主成分的变换系数表示的是各个原始变量(经标准化以后)与第一主成分关系的密切程度(或重要程度,这从主成分的构造式上可以看出: F1=a11x1+a12x2+,…,+a1mxm 此时,需要对主成分的系数做正向化和归一化两种处理: 正向化:由于第一主成分的系数有正有负,而作为权数,必须为正数。因此,需要把负数都转化为正数。方法如下: 选一正数k,使k等于第一主成分系数取绝对值后的最大值,然后,对第一主成分系数做线性变换。假设变换后的系数为Wj,,则: Wj=(1/2k)(k+aj) 其中,aj为第一主成分变换系数中的第j变换个系数。 然后,对wj做归一化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就可以作为相应原始变量的权数。 从第一种方法中可以看到,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四个指标的转换系数分别是:0.977、0.969、0.954、0.961。进行归一化处理(由于都是正数,只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可)后,分别是:0.253043、0.250971、0.247086和0.248899。 由于原始数据具有不同的量纲,因此,需要标准化处理。 * * Univariate descriptives:单变量描述统计量,选择此项,可以输出参与分析的各原始变量的均值、标准差等。 Initial solution:初始分析结果,选择此项,可以输出参与分析的各原始变量的公因子方差、与变量数目相等的因子、各因子的特征值、各因子的特征值占总方差的百分比及累积百分比。 通常取默认选择。 统计部分: 相关矩阵组 coefficients:原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Significance levels:显著性水平; 其他略(参见SPSS教程) 关于选项:Extraction 点击弹出对话框: Principal components:主成分法。 其余略(参阅SPSS教程) Method:提取因子的方法 Extract:控制提取进程和提取结果 Eigenvalues over:指定提取的因子的特征值。系统默认值1,即要求提取那些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 Number of factors:指定提取公因子的数目。 Display:指定与因子有关的输出项 显示未经旋转的因子提取结果。为系统默认值。 其他略(参阅SPSS教程) Maximum iterations for convergence: 因子分析收敛的最大迭代次数,系统默认为25。 关于选项:Rotation 旋转方法选择对话框。选默认值:不旋转。 关于选项:Factor scores 有关因子得分的选择项。 关于选项:Options 有关输出的选择项。 缺失值处理方法: 所有带有缺失值的CASE(单位)不参加分析。 成对剔除有缺失值的CASE(单位)。 用该变量的平均值代替工作变量的所有缺失值。 相关系数的显示格式: 系数按数值大小排列 不显示那些绝对值小于指定值的相关系数。系统默认的临界值为0.10 ⒊输出结果 在SCORE选项中,选择SAVE AS VARIABLES和DISPLAY FACTOR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 三、应用 (一)用因子得分作为新变量,进行分析 研究目的:按社会保障基金供给能力将我国各省 进行聚类。 原始指标: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居民人均 储蓄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 用因子得分作为聚类依据。 用于聚类 得到结果如下: (二)用主成分分析结果构造权数 研究目的: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