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三单元材料题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二第三单元材料题祥解.ppt

*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材料题综合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条件 时间 发起国 主要行业 最重要发明 动力机器 交通通讯 能源 工业结构 特点 影响 政治、资本、技术、劳动力、原料、市场 市场、自然科学 18世纪60---19世纪中后期 19世纪70---20世纪初 英 英法美德等资本主义国家 棉纺织业、采矿、冶金、交通运输、机器制造业 电力、化学、石油化工、汽车 改良蒸汽机 电力 改良蒸汽机 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 火车、汽轮 飞机、汽车、电话 煤炭 石油、电力 轻工业为主 重工业为主导 发起国、发明者 发起国、发明者、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世界市场 自然能源:草木燃料 水力 风力 煤炭 石油 海洋潮汐能 太阳能 非自然能源:电力 原子能核能 动力工具:人力和牲畜 蒸汽机 发电机 电动机 内燃机 阶段 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产生 19世纪70年代 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 黄金 时期 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外商企业的刺激 3、洋务派的诱导 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2、产生新经济力量, 1、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实业救国思潮推动;3、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1.涌现出一批实业家 2.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3.厂矿数量增加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掀起维新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 1、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2、民国建立提高资产阶级地位 3、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政策,倡导使用国货 4、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较快; 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也有一定程度发展。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曲折发展 十年对峙1927-1937 日益萎缩 抗日战争1937-1945 几近崩溃 解放战争1945-1949 重获新生 三大改造1953-1956 1、全国的基本统一2、国民政府提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抗日战争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 1、沦陷区:日本野蛮经济掠夺; 2、国统区:统制经济、官僚资本的垄断压榨; 3、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 1、沦陷区:厂矿或毁或吞并。2、国统区:官僚资本排挤、打击 1.美国的经济掠夺 2.官僚资本的排挤 3.政府的苛捐杂税 4.内战的破坏 民族工业陷绝境,工厂纷纷倒闭 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成为社会主义 经济的一部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粮食税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自由贸易 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劳动制 实行工资制 内容 政策 (否决商品货币关系)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 (平均主义) (按劳取酬) (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内容之比较 特点 军事、行政干预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但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二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苏联史》 (1)材料二中,列宁的话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说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除了战争需要外,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还有什么? 推进社会主义发展,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苏联兴亡史》 (3)材料三说明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材料四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