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业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传承——基于文化生境理论的探讨.pdf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2009年第l期(总第108期) 民族经济
商业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传承
——基于文化生境理论的探讨
张海超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昆明650091)
摘 要:同各类生命体类似,文化总要按照其固有的发展逻辑演变,但此过程可能会受到诸多因索的干
扰和影响。本文从生态学引人生境的概念,将商业开发、社区参与、学者引导作为影响文化生命体演进的重要
环境因子,研究其对文化传承产生的作用。拒绝资本对文化的染指是不现实的。在开发过程中,当地人的参
与对于保持文化的活态传承很关键,而掌握先进理念的学者们的适当指引也十分必要。
关键词:商业开发;文化遗产;文化生境;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09)01-0086-05
资本是当代最为强势的社会力量之一,随着 生。鉴于文化体系和生态系统在某些方面的一致
市场活动的不断拓张,少数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性,本文希望借用生态学思想,将文化视为一个复
包括衣食住行、工具器皿、民俗节庆等正被视为 杂的生命体,从微观与宏观结合的文化生境角度
“文化资本”而纳入地方发展的规划中,在很多地 考察其演进过程。生境是生物学研究常用的一个
区,商业开发正日益成为主导文化变迁的强势因 术语,大致指生命生存的具体环境,通常包含水
子。面对“资源化”所引起的传统文化迅速流失, 分、土壤、温度、阳光等相关的环境因子。本文所
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对民族文化前途的讨论成 探讨的文化生境是把各种现实要素均视为影响文
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各种说辞见仁见智,莫衷一 化生命体演进的作用力,诸如商业开发、社区民众
是。在这片学术的保留地上,一批常年关注文化 的参与、专家的介入等等,研究它们中一项或者多
变迁的专家们正在将自己的研究“学以致用”,仅 项的变化会对文化的整体走向产生怎样的影响。
西南地区便诞生了多种保护民族文化的方案。影 将生态学研究的思想与若干概念引入文化研
响较大的有已故音乐家田丰提出并奋力实施的易 究,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生态是复合的系
地隔离保护尝试,国家博物馆苏东海先生联合挪 统,综合研究的视角可能会启发研究者全面考虑
威学者在贵州实行的生态博物馆方案,云南大学 影响文化发展的种种因素;但如同一个成熟稳定
人类学教授尹绍亭首倡的民族文化生态村理念 的生物群落绝不会只有引人注目的高等动物和植
等。成败得失姑且不论,诸多方案包含了学者们 物一样,那些在整个体系中发挥着更为基础性的
多向度的思考。 作用的物种尚未引起足够注意。民族文化也是一
一、作为类生命体的文化 种立体的、多层次的体系,舞台和市场上展示的是
近年来,随着交叉趋势的增强,各学科间的樊 其精英化和高雅化的部分,它的其他方面也应受
篱逐渐打破,不同学科间术语的互相采借大量发 到关注;将文化视为一种类生命体的存在。首先要
收稿日期:2008一12—20
基金项目:福特基金会资助。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海超(1978一)。男,河北晋州市人,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研究部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化人类
学研究。
·86·
万方数据
承认其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不同的文化形式均有 源过度攫取会导致物种灭绝,而文化似乎具备某
其生命周期.但其兴盛和衰落的趋势则可能会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