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部分重点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胚部分重点要点.ppt

甘肃中医药大学 组胚重点 第一组组员:刘玉倩 罗岩娇 周丹丹 邢雪梅 赵文泰 重点一 P31-35 血液 (壹)红细胞 电镜下呈双凹圆盘状,直径6-8um。 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有结合与运输O2与CO2的功能) 网织红细胞:即新生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0.5%--1.5%。 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10-12um. 核左移:当机体受到严重细菌感染时,大量新生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杆状核核二叶核细胞增多。 核右移:4-5叶核细胞增多,表明骨髓造血功能有障碍。 中性粒细胞含许多小颗粒,浅紫色的嗜天青颗粒和浅红色的特殊颗粒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见于各种贫血急性、慢性再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症、肺气肿等 红细胞减少见于各种贫血急性、慢性再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症、肺气肿等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染、 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毒等 性叶核粒细胞减少见于某些传染病、再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见于牛皮癣、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敏些血液病及肿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期使用肾腺皮质激素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期化疗、X射线照射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期、疟疾等 板计数增高见于血板增症、脾切除、急性染、溶血、骨折等 血板计数减少见于再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重点二 简述四类动脉管壁的结构特点 大动脉(弹性动脉) a内膜:内皮内皮下层:厚,为疏松结缔组织 b中膜:厚,40-70层弹性膜, c外膜:薄,疏松结缔组织 中动脉(肌性动脉)a内膜:内皮 内皮下层:薄层结缔组织, 内弹性膜 b中膜:厚,10-40层平滑肌纤维 c外膜:外弹性膜 疏松结缔组织 a内膜:内皮 内皮下层:薄层结缔组织 b中膜:厚,3-9层平滑肌纤维 c外膜:外弹性膜:不明显 疏松结缔组织 微动脉(肌性动脉) a内膜:内皮 a1内皮下层:薄层结缔组织 a2内弹性膜:不明显 b中膜:1-2层平滑肌纤维 c外膜:无外弹性膜 疏松结缔组织 简述肝的结构 被膜 实质:肝小叶(肝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门管区 肝小叶:肝细胞:多面体型,核大而圆,常染色质丰富,胞质嗜酸性,有血窦面、细胞连接面和胆小管面三个不同功能面,排列成肝索,肝索以中央静脉为中心放射状排列 肝血窦:位于肝板之间,腔大而不规则,窦壁由内皮细胞围成,内皮细胞有大量内皮窗孔,因此具有很高的通透性,除血细胞和乳糜微粒外,血浆各种成分均可进入窦周隙。内有定居的肝巨噬细胞,又称库普弗细胞,其形态不规则, 胞质嗜酸性,由单核细胞分化 而来,起免疫监视作用。 窦周隙:肝血窦内皮与肝板之间的狭窄间隙,为交换场所。内有贮脂细胞,其主要参与维生素A的代谢,由产生脂肪的潜在功能。 门管区相邻肝小叶之间呈三角形或椭圆形的结缔组织小区,内有小叶间胆管、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静脉。 谢谢聆听 谢谢聆听 * * * * * 血液 血浆: 淡黄色; PH:7.3-7.4; 主为水。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双凹圆盘状 血细胞 正常值 血细胞 正常值 红细胞 男:(4.0—5.5)×10*12/L 嗜酸性细胞 0.5%--3% 女: (3.5--5.0)×1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