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概论Presentation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翻译概论Presentation要点.ppt

第十四章 翻译与风格 什么是风格 风格的可译与不可译 风格的表现手段 风格的转移 Part I What is style? 风格一词源于希腊文στ λο, 本义为一个长度大于宽度的固定的直线体。罗马作家特伦斯和西塞罗的著作中,该词演化为书体、文体之意,表示以文字表达思想的某种特定方式。英语、法语的 style和德语的stil皆由此而来。汉语的风格一词在晋人的著作里就已出现(见葛洪《抱朴子》等),指人的风度品格。在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移指文章的风范格局。至迟在唐代的绘画史论著作中,风格就被用作绘画艺术的品评用语。近现代以来,人们广泛地在美学、文学、艺术、文艺评论等领域使用该词。 《辞海》:“风格”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牛津文学术语词典》:风格是语言运用的任何独特方式,是区别不同作家、不同流派、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重要特征。 风格通常被看做是一种模糊性很强的行文气质或素质,在现代文体学着重语言结构分析的主流形成以前,在传统的文体学和文艺理论中,风格的论述通常借助于所谓“印象性术语”。 翻译风格论关注的中心是原语风格意义的所在,以及在对原语的风格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译文风格对原语风格的“适应性”(adaptability),也可以说它研究的不仅是原语的风格表现手段,而且还包括如何使译文在与原语的对应中力求在风格表现上做到“恰如其分”(appropriateness)。 【《翻译的风格论》,刘宓庆】 Part II Style Translatable or Untranslatable? 风格可译 风格是内容和形式两者完美的统一,风格可译必须是内容可感知,形式可转换,二者缺一不可。由此得出,风格可译的依据有两点: 1.风格具有客观可感性; 2.语言的可译性。人类的语言尽管千差万别,但用A语言表达的,用B语言也能表达。 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 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 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这样的翻 译,自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异,而是 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的体会了原作 者的艺术创造的过程,把握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 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合适的印证,然后 运用适合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 形式正确无误的再现出来。 【茅盾,“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翻译研究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品首先必须在译者心中引起深沉隽永的共鸣,译者和读者的心灵达到融洽无间,然后方能谈得上用精湛的语言技巧去再现作品的风采。 翻译的任务在于寻求原语和目的语在信息转换上的最贴切的自然等值。首先是意义等值,其次是风格等值。 【《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王春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775页; Nida, Eugene. A Charles R. Taber(1969).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下面就《尤利西斯》第二章的两个句子为例,对金堤先生和萧乾夫妇两种译文的语言风格做一简单评析。前者重点放在原文语言风格上,使译文尽可能的接近原文的语言形式,以保持其语义的统一。而后者更多地考虑了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和读者,把重点放在读者的理解和反应上,更倾向于目的语的语言形式。 E.g. “Asculum,” Stephen said, glancing at the name and date in the gore scarred book. 金译: “ 阿斯库伦, ” 斯蒂汾说着, 朝血污斑 驳的书上的名字和年代瞥了一眼。 萧译: “ 阿斯拉姆, ” 斯蒂汾朝着载满了血腥 事迹的书上那地名和年代望了一眼, 说。 通过译文可以看出, 金堤先生注重原文的语言风格和双语的对等性, 直接把gore scarred译为“ 血污斑驳”,并不多考虑它是指书上所描写的战斗的血腥, 而不是指书本身; 在语序上也完全依原语的风格为基准去翻译。而萧乾夫妇对此词在语言上作了增词, 增补了“ 载满”、“事迹”,而且在语序上作了较大的调整, 把动词“说”置于句末。 E.g. Give hands, traverse, bow to partner. 金译:拉手,交换位置,相对鞠躬。 萧译:手牵手,旋转,向舞伴鞠躬。 金译对此句只是词与词的对等翻译,尽管在形式上实现了对等,但如果仅读此句是无法与跳舞联系在一起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