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3(高三地理-大气及大气运动)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义3(高三地理-大气及大气运动)解读.doc

讲义三 大气与大气运动 学员编号: 年 级:高三 课 时 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地理 学科教师:侯东旭853920735) 讲义三 《大气与大气运动》基础知识 C专题解析 T考点训练 基础知识归纳 一、大气概况 1、低层大气的成分及作用 作用 成分 作用 大气成分变化情况 干 洁 空 气 氮(78%):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各成分比例自然状态下基本不变,但人类活动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臭氧含量减少 氧(21%):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起保温作用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生物免受灾害 水 汽 水汽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通过三相的变化,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易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因时因地而异 固体 杂质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依据大气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 分 层 高度(千米) 特 点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对流层 低纬:17~18 中纬:10~12 高纬:8~9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理论上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摄氏度)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关系密切 平流层 对流层顶至50~55 气温随高度增高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在22~27千米高度处形成臭氧层 有利于高空飞行 臭氧使地球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侵害 高层大气 自平流层顶至大气上界2000~3000 密度很小,气压很低 其中的电离层在80~500千米,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影响 注:①气温的垂直分布是划分大气各层的主要依据,而各层气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大气各层的热量来源不同。 ②对流层的高度因时因地而异。 3、逆温现象 在对流层底部常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气象学称这种现象为逆温现象。一旦逆温层出现,将严重阻碍空气垂直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逆温一般有三种类型: 类 型 发生的条件 出现的地区 辐射逆温 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 中高纬度 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而成 中纬度沿海地区 地形逆温 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 盆地和谷地中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削弱形式 选择性特征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易被削弱的辐射 常见的自然现象 吸收作用 有选择性 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可见光很少被吸收。 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 ①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较少,使地球生物免受其害②使气温升高 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 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 所有波长的太阳辐射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作用 有选择性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无选择性 颗粒较大的尘埃 所有波长的太阳辐射 阴天天空呈灰白色 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方式 太阳高度 (最主要) (1)太阳高度角不同,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不同。角度越大,能量越集中;反之越分散。(2)太阳高度角不同,经过大气的路程长短不同,被削弱的程度就不同。角度越大则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削弱的越少;反之越多。 大气的透明度 海拔 高度 海拔越高,大气厚度越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削弱的越少,到达地面的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天气 状况 云量越少,云层越薄,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越少,到达地面的就越多;反之越少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保温过程 能量形式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 太阳暖大地 短波辐射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 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大地暖大气 长波辐射 地面增温后产生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还大地 长波辐射 大气增温后产生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三、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2、热力环流的形成:①等压面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 ②同一地点高度和气压的关系 ③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3、常见的局部热力环流:海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