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采掘生产管理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采掘生产管理详解.ppt

第二章 采掘生产管理 师皓宇 安科楼323 TELE-mail:shihaoyu2000@163.com 回采和掘进工作是煤炭产品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环节,它决定着整个煤矿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回采和掘进工作面是采掘工人直接从事生产煤炭的工作场所,它是煤炭产品生产活动的最前线。因此,它也是煤炭工业企业进行生产组织工作的中心环节。 采掘工作组织:就是在采掘面现有条件下,根据采掘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对工作面的生产工序在时间、空间和设备能力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与配合,并使其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保持协调一致,以达到规定的产量和进尺,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矿井系统 图2-1 长壁式工作面普机采煤每一回采周期各道工序及其相互关系图 1.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 (二)矿井生产均衡性 均衡性 是指生产的均衡程度。合理的生产过程组织应达到均衡生产,即在相等的时间内(月、旬、日、班、小时),按照计划进度的规定,均衡地完成生产计划任务。 实现均衡生产可避免企业在生产中出现前松后紧或时紧时松的现象,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和设备,保证设备负荷均匀,故障减少,有利于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实现安全生产。 2.生产均衡性的分析 生产均衡性分析是从时间上检查产量波动情况和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考核生产均衡性可按以下两种方法 (1)图表法 (2)计算均衡率 式中 R——生产均衡率(%); Bi——每日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数(超计划仍按100%计算); T——计算期内的工作日数; Xi——计算期内实际日产量; P——计算期内计划平均日产量。 二、采掘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 (一)正规循环作业矿井标准 1.全矿(井)正规采掘工作面都组织正规循环作业,其中达到规定标准的采掘工作面各占70%以上。 2.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产量、进尺、煤质、效率等八项指标。 3.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合格,机电设备维修达到质量要求,搞好井上、下环境卫生。 4.遵守国家技术政策和安全规程,围绕采掘工作面循环图表,编制和执行矿井运输、机电维修、采掘接续图表,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 5.做到安全生产,消灭重大恶性事故和重大事故隐患。 (二)组织实现全矿井正规循环作业的措施 (1)加强生产指挥系统 (2) 搞好提升、运输、通风、洗选等环节的平衡。 (3)认真编制和执行好作业规程。 (4)正确编制月度作业计划。 (5)加强矿井运输工作。 (6)要采掘并重,加强生产准备工作。 (7) 按正规循环要求,搞好采、掘工作面的供电、供风、供水和采掘设备的安装维护,采掘设备实行“包机制” 。 (二)组织实现全矿井正规循环作业的措施 (8)劳动组织实行定额、定员、定岗位、定责任,采掘工作面要按循环要求配备人员,不要按人员计算产量求循环个数。 (9)搞好工资分配,鼓励正规循环。实行正规循环奖。 (10)加强现场管理,搞好队伍建设,配备思想好、业务熟、作风朴实、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 (11)开展矿与矿、队与队、班与班之间的比、学、赶、帮、超的社会主义竞赛,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 (三)采掘工作生产组织图表 2.采掘循环作业组织图表的形式 (1)直线式图表 (3)统筹图式图表 正规循环作业 循环: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 《史记·高祖本纪论》:“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明 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寒暑兮往来相继,兴衰兮循环道理。” 人生的生老病死。 星球的进化。 放羊娃的理想。 §2 采煤工作面生产组织与管理 凡采煤工作面在二十四小时内,按质、按量、安全地完成作业规程中循环图表所规定的全部工序和工作量,并周而复始地完成规定的循环次数,就是正规循环作业。 (一)正规循环作业的组织方式 1.循环方式:一般可组织一昼夜一循环、一昼夜二循环、一昼夜三循环或多循环等。 2.作业形式:综采为“四六”作业;普采或炮采,可以三班作业或过渡到“四六”制或四八交叉作业。 3.循环进度:循环进度是回采工作面完成—个循环后向前的推进度。 式中 L——循环进度(m/循); n——每个循环落煤次数(次/循) b——落煤进度(m/次)。 (1)落煤进度的确定 ①顶板稳定性 顶板坚硬稳定,允许裸露的面积大,落煤进度也可相应较大,反之要小。 ②工作面运输能力 工作面的小时采煤能力必须适应工作面运输系统的能力 ③工作面支架间距B 式中

文档评论(0)

风凰传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