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氮磷用量对胡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pdf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 (2)
doi: 10.11838/ sfsc
氮磷用量对胡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1,2 1,2∗ 1,2 1,2 1 1,2
剡 斌 , 牛俊义 , 崔政军 , 谢亚萍 , 吴 兵 , 张中凯
(1.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2.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为了探明不同氮磷肥投入与胡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non-structure carbohydrate, NSC) 的生产和产量
形成的关系, 通过大田试验分析了氮磷配施后胡麻植株NSC 的生产、 转运和分配规律以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结果表明, 胡麻叶中NSC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 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 胡麻植株各器
官NSC的含量与其氮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与其磷素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开花前储藏的NSC对产量的贡献率为
10.97% ~33.92%, 施氮可降低花前NSC对产量的贡献率, 而施磷可提高花前NSC对产量的贡献率。 花前NSC的
转移效率为17.19% ~41.00%, 施氮后转移效率降低, 但施磷后转移效率提高。 花后光合产物对产量的贡献率较
高, 为39.26% ~73.68%, 且高氮高磷处理能显著提高花后光合产物对胡麻产量的贡献率。 花前胡麻叶片中NSC
含量与产量和有效蒴果数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 0.667; 花后胡麻叶中NSC含量与胡麻植株有
效蒴果数、 蒴果大小、 千粒重和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734、 0.774、 0.687 和0.816。
关键词: 胡麻; 氮磷肥;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转移效率; 贡献率; 产量
+
中图分类号: S143.4 1; S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6257 (2015) 02-0063-07
胡麻 (Linum usitatissimum) 是我国五大油料作 淀粉 (starch) 和可溶性糖 (water - soluble
物之一, 近年来我国胡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产量 carbohydrate, WSC) 等非结构性碳 水 化合 物
和效益不断提高, 胡麻种植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民调 (non-structure carbohydrate, NSC) 是构成作物籽
[6]
整种植结构的主要作物, 但逐步上升的需求与胡麻 粒产量的主要成分 。 特别是开花前储藏物质对
[7 ]
低产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除了品种退化、 栽培 作物籽粒的充实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
条件恶劣等因素外, 施肥不合理是造成低产的重要 水稻籽粒产量9% ~43%来自花前储藏物质, 花后
[8]
[1] 光合产物对产量的贡献为57% ~91% 。 其中,
原因之一 。 近年来, 我国对胡麻的研究主要集
[2] 施肥是作物产量提高的重要途径, 与不施肥相比,
中在新基因型的选育、 栽培措施的改良 、 主要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民族团结教育与乡土教材开发.pdf
- 民族团结的法理自由主义的逻辑、条件与限度——以加拿大魁北克分离意见书及其分离权为例.pdf
-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新世纪民族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pdf
- 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的二重性分析——湖北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与转移调研报告(Ⅰ).pdf
- 民族地区农村宗教发展的新特点——基于湖北利川天主教的调查.pdf
- 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来自于CHNS的数据.pdf
- 民族地区城市低收入青年群体生存状况的实证分析——以西宁市为例.pdf
- 民族地区基层图书馆人员建设的新途径——大人员结构观的引入.pdf
- 民族地区开发促进的法律制度探讨.pdf
- 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涵义、现状水平的衡量.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