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梨膏糖的研发报告
一、产品立项的目的与依据
1.1背景介绍及国内发展动态
梨膏糖,又名梨清膏,可追溯到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相传唐朝名臣魏徵的母亲经常咳嗽气喘,故朝中常派太医给魏母诊治开出药方,但魏母嫌苦未能按时服用而久病不愈,于是魏徵将杏仁,川贝、茯苓、桔红等加工后掺入梨膏内熬制成膏状供其母服用。由于梨膏有香味且口感好,魏母服用后不久便痊愈。此后魏徽将此良方传授给众人,朝廷权贵及平民百姓纷纷尝试制作,广为流传。
在近代,梨膏糖又发展形成了沪帮、苏帮、杭帮、扬帮、宁帮,各派交融并兴盛于上海。上海梨膏糖的近代繁荣始于19世纪中叶,先后有“朱品斋”、“永生堂”、“德甡堂”开业,形成了销售梨膏糖三足鼎立的局面,1956年,中共实行公私合营,将“朱品斋”、“永生堂”和“德甡堂”进行大合并,创建了上海梨膏糖食品厂,成为了中国梨膏糖生产的龙头企业。
现今,梨膏糖已落户上海、苏州、扬州、杭州、无锡、常州,并一直盛行于江南地区。梨膏糖已是一种流行于中国江南地区的传统保健食品。其中,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分别将梨膏糖制作工艺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产品特点及保健功能
梨膏糖具有色泽晶莹剔透,品味酥香诱人,爽口宜人的特点。传统配方的梨膏糖采用枇杷或者生梨并加入了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红、贝母等药材和白砂糖煎熬精制而成,有的配方中加上了胖大海、金银花,具有清咽润喉、止咳化痰、开胃顺气的功效。
随着传统的制作工艺改善以及产品创新,店家在坚持手工制做并以药食同源为各家秘方的根基,还出现了薄荷、松子、玫瑰等花色梨膏糖,使得梨膏糖产品的多样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如今,梨膏糖可分成品尝型和药物型两大类,药物型梨膏糖获得了中国卫生部的生产批准,开发了胶固状的药梨膏、颗粒状的冲剂型梨膏糖、各种口味的止咳梨膏糖、百草梨膏糖、川贝梨膏糖等。品尝型花色梨膏糖采用中草药与天然原料相结合,近些年,还开发出了香兰、胡桃、金桔、桂花、豆沙等数十个品种。不仅有助于具祛痰镇咳,止咳化痰等预防和辅助治疗的功能而且对治疗咳嗽、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此外,花色梨膏糖也逐步演化成了旅游纪念品和休闲食品,成为江南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二、产品研制结果总结及评价
2.1产品保健功能的选定
品尝型花色梨膏糖采用中草药与天然原料,充分发挥其保健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梨膏糖以雪梨或白鸭梨和中草药百部、贝母、前胡、制半夏、杏仁等为主要原料,添加冰糖、橘红粉、香檬粉等熬制而成。
梨膏糖以梨、百部、贝母、前胡、杏仁等为主要功能原料。梨味甘微酸、性凉、入肺,归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功效;百部性味甘、苦、微温,归肺经,能够润肺下气止咳;贝母性凉,甘平,入肺经、胃经,润肺止咳、化痰平喘。外加冰糖或者蜂蜜(因为冰糖是凉性的,蜂蜜本来就有润肺的作用)将化痰止咳之功效发挥之最大。故可以辅助治疗咳嗽多痰和气管炎、哮喘等症,味甘易服,疗效显著,属于清咽润喉功能保健食品。
2.2产品配方及用量筛选
2.2.1产品配方
以止咳型梨膏糖为例:
(1)原料
雪梨或白鸭梨1000克,百部50克,川贝 30克,前胡30克,款冬20克,杏仁30克,生甘草10克,制半夏30 克。
(2)辅料
冰糖500克,橘红粉30克,香檬粉30克。
2.2.2配方依据
(1)传统中医学养生理论
梨膏糖以雪梨或白鸭梨和中草药百部、贝母、前胡、制半夏、杏仁等为主要原料,添加冰糖、橘红粉、香檬粉等熬制而成。
①梨即“百果之宗”。因其鲜嫩多汗,酸甜适口,所以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梨味甘微酸、性凉,入肺、胃经。
梨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解酒的作用,对咳嗽痰稠或无痰、咽喉发痒干疼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患者,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肝硬化患者,饮酒后或宿醉未醒者尤其适合;还用于热病伤阴或阴虚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等症,也可用于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症。此外,梨可清喉降火,增加口中的津液,起到保养嗓子的作用。
梨的禁忌:梨性寒凉,一次不要吃得过多慢性肠炎、脾胃寒病、糖尿病患者忌食生梨,怡把梨切块煮水食用;吃梨时喝热水、食油腻食品会导致腹泻。
②川贝:气微,性凉,甘平,味微苦,入肺经、胃经。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平喘之功效,用于热症咳嗽,如风热咳嗽、燥热咳嗽、肺火咳嗽等。 ③百部,又百部草,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性味甘、苦,微温,归肺经。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能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
④前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肺、脾、肝经。可以疏散风热、降气化痰,用于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满闷等。
⑤款冬:为菊科款冬的花蕾,性味辛温,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作用。气味虽温,润而不燥,则温热之邪,郁于肺经而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