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说谎 说谎是存心误导别人的有意行为,事先未透露其目的,并且对方也没有明确要求被误导。 儿童会因奖励说谎。 第五节 第六节 青少年的抑郁和自杀 一、抑郁的诱发因素 1、关系丧失的体验 (失恋、离婚、朋友背叛) 2、成就感、自我价值感丧失的体验 二、自杀: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三、自杀的理论 1、应急素质理论(应激因素、保护因素、个体素质) 2、逃避自我理论 3、杀死自我理论 4、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纠纷不断;缺乏灵活性系统;要求不合理;承受力过重,不堪重负;) 四、青少年自杀三级预防 1、全体学生 2、自杀意向学生 3、自杀未遂学生 五、青少年自杀干预 1、进行生命教育,理解生命的意义。 2、进行归因、积极自我引导训练。 3、问题解决技能的培养。 4、放松训练。 5、安排愉快的活动。 随堂练习题 一、选择题 攻击行为种类有( ) A、敌意性攻击 B、工具性攻击 C、身体攻击 D、语言攻击 二、判断题 1、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男孩多身体攻击,女孩以关系控制的方式伤害他人。 2、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心理活动。逆反包括故意叛逆和反抗意味。 三、名词解释 1、人际退缩 2、逆反心理 3、自杀 四、简答论述 1、抑郁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青少年自杀三级预防? 3、试论述青少年自杀干预的措施。 十四、心理健康教育 1、 健康的概念: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宣言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2、心理学界认为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2、心境良好3、意志健全4、人际关系和谐5、社会适应良好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核心是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的标志是快乐。 快乐的源泉是有梦想、有事做、有人爱。 儿童的快乐之本是自由、安全。 (爱我你就: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 王极盛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 (3)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 (4)统一协调的行为 (5)人际关系的适应 。 (6)有社会成就感和幸福感 郑日昌认为:心理健康标准 (1)正视现实; (2)了解自己; (3)善与人处; (4)情绪乐观; (5)自尊自制; (6)乐于工作 。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石 2、心理健康是学习进步的保证 3、心理健康是人际和谐的关键 4、心理健康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心理辅导 1、心理辅导的概念:是指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作出良好适应。 2、心理辅导的目标: 学会调适,寻求发展。 3、心理辅导的类型: 调适性辅导、发展性辅导。 心理健康哲理箴言 1、相对于生命来说,任何烦恼和忧愁都是微不足道的。 2、学会洒脱,选择放弃! 3、欣赏感恩是一种善良、一种给予、一种祝福。 4、快乐是美好生活的原则。 “遇到喜事哈哈笑,遇到坏事笑哈哈。” 中国心理健康网—解开心锁 1、多读智慧书,多听智慧话。 2、多从积极的一面思考问题。 3、改变观念,放下完美主义。 4、站在宇宙的高度看人生。 5、淡泊名利,淡化面子。 6、关注生命,关注健康。 12345678910全民身心健康歌 1、一贯知足 2、 二目远眺 3、三餐有节 4、 四季不懒 5、五谷皆食 6、 六分忍让 7、七欲不张 8、 八方交往 9、酒薄烟断 10、十分坦荡 祝愿全体同学专接本成功! 谢谢同学们! 张根昌 电话影响社会行为的因素 1、生物因素 (雄性、胆汁质有更多的攻击性) 2、家庭教育 3、社会文化环境 4、换位思考问题 儿童的社会攻击行为 1、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人与事物带来有害结果的行为。儿童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获得的。 2、挫折-侵犯假说认为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受挫驱力的强弱、以前遭受挫折的频率、攻击行为可能遭受惩罚的程度、社会认知的缺陷和歪曲。 3、控制减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VIP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B卷).docx VIP
-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习题集(打印版).pdf VIP
- 介入科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docx VIP
- 中药用药安全性及对策.pptx VIP
- 升学规划规划协议书.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市政工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报告.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2024)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急性阑尾炎》课件 .pptx VIP
- 《GBT 6026-2013 工业用丙酮国家标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