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马克思生产方式重性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研究
II
摘 要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方式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基础,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整
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变迁;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的首要研究对象。不仅如此,马克思恩
格斯还阐明了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它包括:生产方式一般的二重性理论或生产方式二
重性的一般原理、生产方式特殊的二重性理论和生产方式个别的二重性理论。因此,从
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导地位的角度、从坚持政治经济学独立学科性质的角度、从研究
马克思整个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角度,我们都有必要对马克思的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
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另一方面,研究理论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认识实践和指导实
践,因此,从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角度来讲,
我们也有必要对马克思的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为认识实践和指
导实践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本论文在对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的一系列论述进行深
入挖掘、认真梳理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二重性的一般原理,
并把其作为全篇论文的核心;其次,本论文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应用生产方式二重性的
一般原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动以及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进行分析所得出的具体理论;最后,本论文应用马克思生产方式二重性的一般原理对现
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分析,提出其新特征和内在矛盾,同时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产方式形成的现实基础进行分析,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内在动因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目标模式及其实现对策。
本论文认为马克思生产方式二重性的一般原理包括生产方式的二重含义,即一方面
是指物质生产方式,也就是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以及资源配置方式,另一方
面是指社会生产方式,也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生产方式诸因素
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即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对劳动过程的社会条件具有决定作用、
劳动过程的社会条件对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具有反作用、一定的生产条件(加上一定的
外部条件)决定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当生产条件发展
到一定程度,既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就不再与新的生产条件相适应,而是与其发生
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并阻碍其继续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发展,即当新的生产条件和既有
I
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加上一定的外部条件的推动,既
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就会被抛弃并让位于新的、更高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从
而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生产方式也就诞生。
本论文提炼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二重性的理论以及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本质特征和具体形式的基本观点。前者包括: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方式诸因素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的
理论和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机器生产
方式的内在矛盾、变革发展的理论;后者包括: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发达的协作形式、
按比例协调发展和自觉的有意识的社会调节、联合的个人所有制和自主联合劳动以及广
泛的科学技术和更发达的社会协作形式、社会计划调节、社会所有制和全社会范围的自
主联合劳动。
本论文应用马克思生产方式二重性的一般原理对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之间
的矛盾以及资本积累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分别作出了新的理
解与概括。前者包括:缩短劳动时间与延长工作日的矛盾、减轻劳动与提高劳动强度的
矛盾、人对自然力的胜利与人受自然力的奴役的矛盾以及财富的增加与生产者的贫困化
的矛盾;后者包括:资本增殖目的与物质生产方式发展的矛盾、资本和劳动对抗性增强
阻碍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以及资本的垄断进一步阻碍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另外,本论
文还应用马克思生产方式二重性的一般原理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
其新特征以及内在矛盾,同时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现实基础进行分析
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目标模式和实现对策。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新特征是生产技术信息化、智能化,生产组织团队化、网络化、扁平化、虚拟化,资
源配置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资本社会化和国际化;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
在矛盾是减轻劳动与提高劳动强度的矛盾、财富的增加与财富的两极分化的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