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学.科.网 zxxkw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 3.运用生活实例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4.明确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知道行使选举权的要求。 重点: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 难点: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的原因。 了解感知 1、当前,我国的选举方式有哪些?这四种选举方式各有什么优点与缺点?——结合P15镜头一、二 2、运用生活实例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结合P15镜头三、P18探究 1.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 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 选民 被选举人 选民 选民代表 被选举人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民主选举面面观 代表 选民 选民 选民代表 代表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学.科.网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含义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 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 选民有机会选择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选举成本较低,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不适合,成本较高 选民不能直接参加选举,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 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选举 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组成人员的选举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 候选人名额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应选 名额 候选人名额 应选 名额 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含义 优点 局限性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 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民的选择 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一般实行等额选举。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 我国选举方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选举方式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也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还不是很高 1.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有很大进步 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并普遍实行差额选举 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 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 选民的文化水平、国家性质 我国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国家性质 经济发展、社会进状况 体现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 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 2.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符合国情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为什么要珍惜? 如何珍惜? (1)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2)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 感的重要尺度 (3)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 素养高低的体现 (1)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 (2)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意识、态度) (3)公民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理性思考、科学判断、审慎投票。 直接选举 选举方式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选择依据 符合国情 珍惜选举权利 民主选举 选举意义 正确态度 审慎投票 优点 局限 国家性质 经济社会状况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 经济政治发展状况 物质生活条件 公民文化政治素养 1.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这种选举方 式( ) ①可能会导致虚假宣传,夸大候选人能力 ②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③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④限制了选民表达自己的意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2.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对我国新的《选举法》作了修改,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实现了城乡同票同权。这体现了(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③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 ④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A.①② B.②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课_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ppt
- 2015届高三复习一轮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单元总结.ppt
- 2015届三维设计人教A版 第六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及不等式选讲.ppt
- 2015届一轮复习第九课矛盾观.ppt
- 2015届政治生活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ppt
- 2015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教版第六课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复习.ppt
- 2015年9月健康大讲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ppt
- 2015年版与2004年版《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区别解读.ppt
- 2015年二级建造师建设法规精讲 - 滨州.ppt
- 201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参考课件:2015山东诸城高三历史教研活动资料 2015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策略.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