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 之:的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 军事家和外交家,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 原籍浙江绍兴, 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四届主席。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崛 起 帝 国 模 范 巡 警 吵 嚷 惩 处 铿 锵 有 力 认一认 jué fàn xún dì rǎng chéng kēng qiāng 伯父 模范 巡警 吵嚷 惩处 抱负 胸怀 喝彩 沈阳 撑腰 崛起 肇事 诸生 踊跃 欺凌 租界 闯入 妇女 帝国主义 风和日丽 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耀武扬威 振兴中华 疑惑不解 衣衫褴褛 铿锵有力 得意扬扬 我会读: 重点词的理解: 崛起: 兴起(课文中是指中国的的振兴和强大)。 焦点: 比喻事情和道理是引人注意的集中点。 打破沙锅问到底: 比喻对事情的原委追问到底。 耀武扬威: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 铿锵有力: 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得意扬扬: 形容非常满足、高兴、神气十足的 样子。 迷惑不解: 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心里不 明白。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当时处在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许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欺负我们。他们不但侵略我们的国家,霸占我们的国士,还让我们赔款,国内局势也非常混乱,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什么叫“租界地”? 帝国主义国家在半殖民地国家的通商都市以“租借”的名义划出的由他们管辖的地区。 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2、哪件事情给周恩来的感受最大?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 朗读,画出,当时的东北是怎样的地方? 伯父对周恩来说什么?请你找出来。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周恩来怎么想和说? 焦点:比喻引人注意的集中点。这里指当时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的一个重点地区,是民族危机极其深重的地方。 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过渡句,这句话承接的上文是周恩来在听到伯父说的话之后经常想问题,说明正是这些问题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要去租界看个究竟,这也就很自然地交代了周恩来闯入租界这件事情的起因。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周恩来看到的租界是什么样的? 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 中华不振! 耀武扬威:课文中指巡警凭借帝国主义的势力在租界里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过渡段,紧承上文周恩来在租界里切身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这一句话巧妙地把课文引入了下文对修身课上这件事的叙述。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