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0金属在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塑性行为要点.ppt

2010金属在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塑性行为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全硬化条件下变形速度对塑性的影响:随变形速度的升高,塑性降低。 变形速度对塑性的影响 在非常低的变形速度下,塑性降低。 第一次上升:随变形速度↑,晶粒边界上的粘性流动消失,变形抗力↑,滑移开始作用,塑性↑。 继续提高变形速度,塑性又开始下降:随变形速度↑,变形抗力升高,达到相应于更小变形程度下的断裂抗力之值。 第二次上升:热效应起作用,温度↑ ,变形抗力下降。 第二次下降:热效应极大,把金属加热到出现液相或大大降低其晶间物质的强度。 粘性流动时变形速度对塑性的影响 不同变形温度区间,温度-速度因素对塑性的影响: 一、低温塑性变形(冷变形) 范围:室温~开始再结晶温度(纯金属:0.3~0.4Tm;合金:≥0.5Tm), 变形速度为10-4~10-3s-1时,塑性变形机构为滑移。 bcc、hcp:存在脆性转变温度,降低温度提高变形速度,滑移系减少,滑移作用↓,孪生作用↑,塑性↓。 fcc: 即使在更低温度变形,金属也不会变脆。 脆性转变温度区:宜低变形速度; 冷脆点在室温:宜低速;若变形金属的冷脆点在室温附近,低速变形可使冷脆点向更低温度移动; 冷脆点高于室温:宜增加变形速度;增加道次压下率能使塑性升高,(热效应使轧件温度升高,超越了冷脆点) 二、中温塑性变形(温变形): 上限:开始再结晶温度。基本塑性变形机构:晶内滑移。 对于钢:高温变形机构如扩散机构、晶间滑动机构等特征现象,一般高于再结晶温度的100~200 ℃。增加变形速度会使高温变形机构的温度边界向更高温度方向移动。 bcc:塑性好,但变形速度↑,塑性↓; fcc 、hcp:由于相变,规律不同。 形变时效:变形抗力↑,塑性↓。 例:1)钢的兰脆:400 ℃; 2)难熔金属中特别是含过多O、N、C时,也出现形变时效。金属的硬化和塑性降低与析出化合物的高弥散质点有关, ↑变形速度,弥散硬化来不及形成,塑性不会↓。 ↑变形温度,对fcc(如Cu、Ni、Al),滑移系数变化较小,对塑性无影响。变形速度↑时,塑性↓不明显。 三、高温塑性变形(热变形) ↑变形温度,塑性↑。 红脆:0.5~0.8Tm,晶间断裂,塑性↓。一般含较多O、N、H、C等夹杂。 成因:各种化合物在晶界上的偏析。 夹杂偏析:扩散产生红脆; 易熔化合物偏析:晶界熔化、晶界强度↓; 脆性化合物:(难熔金属和合金),阻碍晶界滑移,晶界连续变形遭破坏,导致晶间断裂。 变形速度↑,抑制红脆; 因为:抑制了控制晶间破坏的热活化扩散过程和减少晶间变形对总变形的贡献。在低变形速度和在红脆温度区间的具有最低塑性的温度条件下,杂质原子在应力的作用下的迁移加速。杂质沿晶界偏析,促使晶间断裂。 温度为0.6~0.85TM(对钢为800~1200 ℃ ),塑性有最大值。超过此最大值后,由于过热(晶粒长大)使塑性下降。此温度区间,当变形速度为10-3~10-4秒-1时,塑性与变形速度关系曲线也有最大值。当继续增大变形速度,由于抑制扩散,塑性下降。 5.4变形的力学条件对塑性的影响 5.4.1应力状态的影响 金属由单向拉应力状态过渡到三向拉应力状态时,其塑性有显著下降. 例:光滑试样细颈前为单向拉,细颈后细颈处为弱三向拉,延性断裂,面缩率82.5%;而带圆周切口的试样拉伸时,切口处为显著三向拉,脆性断裂,面缩率28.9%。 当变形过渡到镦粗时,塑性提高。 例:锌室温冲击拉伸时,脆性断裂,面缩率3.37%,开口镦粗至73.6%时延性断裂,闭口镦粗时至90%才延性断裂。 卡尔曼大理石和红砂石试验 白色大理石和红砂石制成圆柱形试样,在专门仪器中镦粗。 大理石和红砂石本为脆性物,压缩试验中再加上侧面压力后,塑性大为提高。 当只有一个轴向压力时,由于显著的不均匀变形状态,压缩率很小;但当加上侧面压力后,压缩率增加。 当只有一个轴向压力时,晶间变形很明显,由于无软化作用,物体迅速破坏。当有侧压时,产生晶内变形,出现机械孪生。 结论:金属在塑性变形中承受的应力状态对其塑性的发挥有显著的影响,静水压力值越大,金属的塑性发挥得越好. 按应力状态图的不同,将其对塑性的影响程度排序: 三向压二压一拉二拉一压三向拉 实际塑性加工中,即使应力状态图相同,塑性也可能不同。例:挤压、圆柱体在两平板间压缩、板材轧制等,应力状态图都为三向压,但塑性完全不同:静水压力越大,金属塑性越大。 静水压力提高塑性的原因: 1) 遏止晶粒边界的相对移动,使晶间变形困难.在没有修复机构(再结晶机构和溶解沉积机构)时,晶间变形会使晶间显微破坏得到积累,进而迅速引起多晶体的破坏; 2)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