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作用于凝血功能药
学习要求: ⒈掌握抗贫血药铁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叶酸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维生素Bl2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2、掌握抗凝血药肝素、促凝血药维生素K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血液流动性能或造血功能的改变可导致多种疾病: 若凝血亢进或纤溶能力不足可引发血管内凝血,并形成血栓栓塞性疾病 若凝血功能低下或纤溶亢进可引起出血性疾病; 铁、铜、多种维生素及造血因子等造血必需物质的缺乏,将导致造血功能障碍而出现贫血; 而各种原因引起大量失血造成的血容量降低,可导致休克,危及生命。 第一节 抗贫血药: 第二节 作用于凝血功能药: 第二节 血容量扩充剂 第一节 抗贫血药: 贫血为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时产生的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根据病因及红细胞的形态的不同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一节 抗贫血药: 缺铁性贫血: 铁剂治疗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比较困难。 第一节 抗贫血药: 铁剂 叶酸 VtaminB12 第一节 抗贫血药:一、铁剂 一、铁剂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红素酶、金属黄素蛋白酶等不能缺少的成分。 铁缺乏会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 常用的口服铁剂 抗贫血药铁剂的应用始于16世纪 1925年发现维生素B12能治愈恶性贫血 铁的吸收 促吸收因素: 胃酸(促溶解);还原性物质( Vc、半 胱氨酸、果糖,促Fe+++→Fe++) 阻碍吸收: 胃酸缺乏(抗酸药等);高钙、磷食物,鞣酸(牛奶、茶促铁沉淀 四环素类:与铁形成络合物,不被吸收。 【体内过程】 1. 作用:Fe3+原卟啉→血红素+珠蛋白→血红蛋白 2. 应用:缺铁性贫血(低色素小细胞贫血),如儿童发育、妊娠、慢性失血(痔疮、钩虫、溃疡、月经过多)。 治疗效果显著,半月改善症状,1-3月血象正常,维持2-3月巩固疗效。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叶酸(folic acid) 叶酸不耐热,食物烹调后可损失50%以上。成人每日摄入200μg、妊娠及哺乳妇女每日摄入300~400μ叶酸,即可满足生理需要。 【药理作用与机制】 叶酸的转化过程 食物中的叶酸需在人体内转化为四氢叶酸方可起效 FH2合成酶 FH2还原酶 F--------→FH2-------→N5甲基FH4 ↓VitB12 ↓ FH4 作用: 叶酸在体内转化为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传递体,参与多种生化反应。叶酸缺乏最明显影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合成,导致DNA合成障碍,细胞有丝分裂减少,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应用: 治疗各种巨幼红细胞贫血,以叶酸为主,辅以VB12。 对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恶性贫血”,仅能纠正异常血象,不能改善神经损害症状。故治疗时应以维生素B12为主,叶酸为辅。 维生素 B12 正常人每日需vitaminB12仅1~2μg,但必须从外界摄取。 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如肝、肾、心脏及乳、蛋类食品。 妊娠和哺乳妇女食物中每日需提供2.3~3.0μg方可保证机体需要。 【体内过程】 【药理作用及机制】 【临床应用】 四、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EPO,利血宝)红细胞生成素是肾脏产生的糖蛋白激素, 临床用的是基因工程人工合成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主要用于肾衰竭合并的贫血;也可以用于艾滋病、恶性肿瘤伴发的贫血; 主要可以起血压升高、诱发血栓及心动过速、胸痛、水肿等中毒反应,个别人有过敏反应。 主要的不良反应可引起血压升高,一旦出现血压升高,应减量,并加用抗高血压的药。 促白细胞增生药 由于遗传、病理因素或多种理化因素引起周围血中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值称白细胞减少症; 过去这几种病的药物治疗,疗效尚不肯定。 近几年随着各种细胞因子及相关基因重组药物的出现,对白细胞减少症等疾病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 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多、疗效较好的有重组人粒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