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utritionalirondeficiencyanemia.ppt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utritionalirondeficiencyanemia.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utritionalirondeficiencyanemia

复习上一次课内容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特点。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分型)。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不同年龄段小儿泌尿系感染的特点。 造血系统疾病 万杰医学院儿科学教研室 栾建国 小儿造血特点 生后造血: 骨髓造血:生后头几年,几乎全为红骨髓,5-7岁开始出现黄骨髓。 骨髓外造血:必要时肝、脾、淋巴结可以 恢复造血功能。 (二)血象特点: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出生时较高 生后10天减少约20% , 2-3个月时: RBC↓3*1012/L, Hb↓<110g/L HbF↓、HbA↑(6-12个月达99.5%) 白细胞: 生后1周降至12.0*109 /L,后维持在11*109/L,8岁时与成人同。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分类:两次交叉。 血小板:与成人相类似。 血容量:75-80ml/kg (成人60-80ml/kg) 第二节 小儿贫血 (一)贫血的定义: 定义: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诊断标准 : 分轻、中、重和极重度。 小儿贫血的分类 小儿贫血的分类 红细胞生成不足 造血物质缺乏:铁、叶酸、维生素B12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再障、先天性再障; 感染中毒:胶原性疾病、慢性肾炎、乙型肝炎、血吸虫病。 骨髓疾病:白血病、淋巴瘤、组织细胞增生X、迁徙癌。 2、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内在缺陷: 红细胞酶缺乏:G-6PD缺乏缺陷等。 红细胞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地中海贫血等; 其它溶血因素:如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 3、失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 外伤性、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 瘢、血友病、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慢性失血: 钩虫病、肠息肉、溃疡病等。 贫血的形态分类 类型 MCV(fl) MCH(pg) MCHC(%) 正常值 80-94 28-32 32-38 大细胞性 ﹥94 ﹥32 32-38 正常细胞性 80-94 28-32 32-38 小细胞低色素性 ﹤80 ﹤28 ﹤32 单纯小细胞性 ﹤80 ﹤28 32-38 三种不同形态贫血的血像比较 小儿贫血的诊断要点 病史:年龄、病程经过及伴随症状、个人史、家族史 体格检查:生长发育、特殊体貌、营养不良、皮肤粘膜苍白、指甲的改变、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骨髓检查。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N-IDA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概述(Introduction) 定义 从食物中摄取的铁不能满足生理需要而致体内储存铁减少,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产生的贫血。 临床特点 发病率: 据有关文献统计6岁以下儿童23.35%。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铁摄入不足; 先天储备不足; 生长发育快; 铁的吸收不良(十二指肠); 铁丢失或消耗增加。 铁的需要量和排泄量 需要量 排泄量 成人 1mg/d 1mg/d 4月-3岁 1mg/d/kg (15ug/kg/d) 早产儿 2mg/kg 体内铁的来源 内源性: 红细胞铁; 外源性: 食物铁 黑木耳、海带、猪肝 乳类、肉类、蛋类、豆类 谷类、绿叶蔬菜 功能铁: 储存铁 (30%) 血清铁 发病机制 血红蛋白合成不足 铁? + 原卟啉 ?血红素 + 珠蛋白肽链 血红蛋白? 缺铁性贫血的三个阶段 铁减少期(ID) 仅有储存铁?(血清铁蛋白 SF?),RBC合成Hb的铁尚未减少,无临床症状。 RBC生成缺铁期(IDE) 贮铁??,RBC合成Hb的铁不足,Hb无明显?,SF??、FEP?,出现非造血系统症状 缺铁性贫血期(IDA) Hb?,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SF?、SI(血清铁)? 、FEP(游离卟啉)?、酶活性? 出现造血和非造血系统症状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6个月-3岁小儿多见; 皮肤粘膜苍白、反甲; 乏力、头晕、耳鸣等。 临床表现 髓外造血表现:肝、脾肿大; 机体功能减退: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免疫功能 实验室检查 血象:小细胞低色素贫血,RBC大小不 一,苍白区扩大,网织正常或轻度下降。MCV↓、MCH↓、MCHC↓ 骨髓:粒:红倒置,核浆发育不平衡(胞桨发育落后胞核) 铁的血清学检查: 有关概念 铁蛋白(SF) 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 所有转铁蛋白结合铁的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